基于社会需求的金融专业教学改革探析(第2页)
本文共计29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按照学习、研究和工作一体化的模式,开展以金融前沿理论、重要金融理论问题和金融实务分析、研究为导向的探究性教学活动,鼓励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金融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既是一个金融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又是未来金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必须适时作出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前沿性和前瞻性。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应紧跟金融发展的客观实际,及时增加新的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同时顺应金融理论研究的微观化趋势,将课程体系的中心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增设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等微观金融课程。另一方面,要注重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此,要做到金融学与数学、金融学与法学、金融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另外,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既要安排学生去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业实习,又要通过金融实验室,搞好证券交易模拟、期货交易等模拟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一是根据课程类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最佳方式教学;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相应的课程网站,帮助同学们课余自学和预习,既方便师生间的交流,也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二是充分利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要加大对教学实验设施的投入和对实验室的更新改造,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高校要建立自己的校内实验室,而且要加强校外实验基地的建设。三是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提高教学效果。从国外的教学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形式。
它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知识的应用,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4、建立能培养学生较高综合素质的考核机制为了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高等院校必须改革过去那种偏重于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考核与非量化指标考核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尤其是要加强对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可以采用课堂讨论、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凤芹.浅析高校金融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6).
〔2〕宋伟伟.浅析高校金融教学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0,(19).
〔3〕张莹,罗鹏.对当前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
〔4〕刘降斌.黑龙江省高校金融学科课程体系研究[J].商业经济,2009,(3).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