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艺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儿童歌曲创作艺术特点之我见论文(第2页)

2 次下载 2 页 306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4××·××× |××× ×-|××·××× |××× ×-|

  阳光和大地手拉手, 星星和夜空手 拉手,

  ××·×××| ××× ×-|××·××× |0×××-|

  青山和绿水手拉 手, 江河和大海手拉手。

  从谱例的节奏设计中可以看到: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带休止的切分节奏为支撑整个作品的基本节奏框架,那么,它的节奏特点在于积极向上、动感极强,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应用也是更好地突出歌词的语意内涵,更夸张地强调“手拉手”的节奏重音。

  四、儿童歌曲创作中乐段的巧妙安排

  乐段的安排在儿童歌曲创作中尤为重要。儿童歌曲在创作中,乐段的`安排应该是以歌词的段落设计为基准。由于儿童歌曲是以儿童为对象来创作的,诚然,在乐段的设计上应给予巧妙的安排。

  《心连心手拉手》这首作品从歌词的句式、段落上分析,它为二段体结构形式。一般的句式结构为起、承、转、合四句式的单段体构成。该作品的第一段也就是这一类的设置,由四个句子组成,每一个句子为对称式方整性结构。笔者在处理第一乐段时,刻意在第八小节的第三拍上落在调式的主音上,形成终止式段落感,产生极其稳定的音乐效果。由于歌词作者力图从写意的手法去突出表现人与大自然的亲近、和谐关系,因此笔者在乐段的安排上巧妙地进行了设置,更能够准确地传递出人世间的真情所在。特别是第二段将这种亲近、和谐的意境更好地表现和升华,笔者有心让该段落的词语重复进行,并巧妙安排在属和弦上形成半终止式,产生出对比与变化的音响质感。

  综上所言,儿童歌曲的创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创造性活动,只要坚持不懈,勤于思考,深入儿童的生活,不断探究儿童歌曲创作的艺术特点,掌握更新的儿童歌曲表现手法,即能创作出更多的适合儿童的优秀歌曲。

  注释 :

  ①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心连心手拉手.儿童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2005年第2期,第9页.

  ②龚耀年著.儿童歌曲作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32页.

  参考文献 :

  [1]龚耀年著.儿童歌曲作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方智诺编著.歌曲分析与写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齐易,张文川著.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杨瑞庆著.歌曲创作探索——自学作曲77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1月版.

  [5]苏韶芬词,彭超,陶波曲.心连心手拉手.儿童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2005年第2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