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审美论文(第6页)
本文共计192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调整完成:彩铅调整起来较其它绘画方式更为方便,因为它具有铅笔用橡皮可擦出的特点。
三、彩铅作画的技法
1、平涂:由于彩铅的铅笔特点,可以通过削笔尖时候的形状、粗细,以及笔尖与纸面的角度、接触面多少平涂出硬度、粗细不同的线条。适合与大面积的色块。
2、晕染:笔尖蘸水涂抹或在湿纸上作画,也可画完之后在画面上喷水,颜色可以相互混合,可以出现梦幻诗意般晕染效果和水彩画透明、轻盈的效果。
3、线条:用概括、简练的线条勾勒、打形或画速写。
4、排线:不同的排线组合出的不同笔触可以很好的塑造任何形象,可以通过排线笔触表现强很细腻的质感,如果有很扎实的素描与色彩在知识,完全可以塑造出极为逼真的画面效果。
5、抹擦:彩铅和铅笔作画一样,在塑造的时候可巧妙的通过抹、擦的方式来进行色彩的过渡或虚实的处理,能使画面虚实结合,塑造空间感,体积感。
四、彩铅的缺点
1、彩铅颜色较为轻盈,缺乏厚重感,不易于塑造厚重质感的形象。
2、彩铅颜色固定,不能够直接调色,需要在作画过程中通过一定技法在纸面调和。
3、彩铅作画的原理是很细的铅芯颗粒挂在纸面上形成画面,因此不能够太厚的堆积,且完成的画作和铅笔画一样不能抹擦、碰触;也不能经受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会少色。介于彩铅的缺点,课堂实践教学可以以彩铅为主,其它绘画材料为辅;方便学生学习实践的同时丰富学生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五、彩铅在美术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彩铅只是美术实践教学中的一种较好的媒介,不能忽略其它媒介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忽略美术表现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材料作画。
2、彩铅使用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并要细心的“导”。作画时鼓励学生随时去画,大胆去画,不受拘束;整体把握,局部精细;在充分发挥彩铅特点的同时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为提高学生整体美术素质、审美素养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3、因为彩铅铅芯较软,易耗,易断,需要用随时用削笔刀,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安全,以防意外发生。选择一种合适的美术实践媒介能有效的强化美术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潜力;还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非常有利。
第五篇: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研究
一、理解审美素质与审美素质教育的关联
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其能够使得欣赏者超越现实世界而形成审美经验和态度,从而在真挚的情感状态中直观体验审美价值本身。这些特别的力量、特殊的质素是对于人类共同经验的感知。审美即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审美素质包括自然美知识、艺术美知识、社会美知识、审美观,在智能结构方面包括艺术情趣、创作欲、美感、审美理想,在自我表现意识方面包括自我体验、自尊感、自我意识。其中与美术教学中息息相关的有艺术美知识、审美观、艺术情趣、创作欲、美感及自我表现意识的各个方面,其具体表现为认识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包括了美术知识、形式美感、审美理想等几大板块。形式美是指美的内容显示为具体可感形象的内部结构外在形态,即美的内容存在方式,具体指构成美的内容的自然质料,如形体、色彩、线条、声音,对称、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美感则是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审美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价值的客体对象,根据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可在人们头脑中能动反映的产物,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构成因素包括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判断和感受力。审美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一定世界观的制约下,对美的境界的最高追求,是具有理想因素的构成部分,是审美经验和审美观念的升华,是审美创造力表现的具体因素。
二、初中审美素质教育给美术教学带来的几个新观念
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审美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自然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审美素质教育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