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高职高专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分析(第2页)

本文共计26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要把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

  现在的高职高专数学存在一个很大弊端: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有人认为学数学无用。刘来福教授形象地指出:“传统的数学理论是‘烧(鱼的)中段’,也就是说数学理论主要着眼于数学内部的理论结构和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没有讨论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构造出数学问题(鱼头),以及如何将数学分析的结果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鱼尾)方面的内容。”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改革就是要变给学生“烧(鱼的)中段”为给学生“烧全鱼”,即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深入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说: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个事实,把椅子放在不平的地面上,通常只有三只脚着地,放不稳。然而只需要稍微挪动几次,就可以使四只脚同时着地,放稳了。这个生活常识可以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零点定理来解释。通过生活常识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加深学生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零点定理的理解和现实生活的应用。

  2.3转变课堂上师生的角色

  调查数据说明大专生更喜欢师生平等,互相尊敬,学生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公式、法则、定理、概念的教学中,高职学生的意向是设计问题,由自己探索得出。由此可见,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相加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高职生,课堂是教学主体之间进行的交流、对话和沟通。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通过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教学相长,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这种对学生角色的定位能促进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究,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现实生活。

  参考文献:

  [1]施方良.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