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高校舞蹈教学水平提升策略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1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3合作教学能够有效解决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舞蹈教学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学生舞蹈基本功较差、提不起学习兴趣、缺乏创造性思维、认不清舞蹈教学的真正目的等。针对当前舞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学者及一线教师都表示出了些许担忧,甚至开始怀疑舞蹈课程在高校开设的必要性。对此我们认为,在高校中开设舞蹈艺术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合作教学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合作教学法强调多主体参与,倡导多边学习活动。我们知道,教师讲授只是学生获取舞蹈知识的途径之一,时空局限性较大,而合作教学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路径,拓展了知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学习舞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而且使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了舞蹈技艺。其次,开发学生创造潜力,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高校舞蹈教学的真正目的。长久的应试竞争教育,降低了很多学生的合作情商,使得他们只知“孤芳自赏”,而不懂“合作共进”。这种思维显然与当前社会的潮流相违背,不利于学生尽快地融入社会,而合作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除此之外,舞蹈的编排、表演实践则可以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此培养起学生的乐于创造、善于创造精神。

  2利用合作教学模式提高高校舞蹈教学质量

  2.1积极引导,提倡合作

  动机学理论认为,作为学生内心自发的学习意识,内部学习动机更加稳定,更容易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集体合作的活动中去。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之间往往只强调竞争关系,而忽视分工合作。因此,高校舞蹈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让学生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首先,学校应提倡团队文化,这不仅仅是舞蹈教学的需求,而且也是学生团队品质养成的客观要求。当然,这种团队文化的创建涉及多个方面,创设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其次,教师应具备合作精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视自己为舞蹈团队的一份子。在设计教案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展开,并尽可能地照顾到每一名学生,促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再次,在舞蹈团队内部设立相应的组织,从形式上将不同的学生划归入统一的团队中。学生组织的构建,既可以由教师倡导发起,也可以任由学生自主发起。譬如教师按照性别或年龄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指定学生组织者,交给小组任务,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与此同时,鼓励学生成立形式多样的舞蹈社团,聘请专业人士担任指导教师,并充分利用社团的影响力广泛吸纳成员,开成“学生事、学生办”的良好氛围。

  2.2着眼内因,创建联系

  在群动力理论中,个体是构成“群”的基本元素,群的力量及于每个人,而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则推动着“群”的发展变化。因此,对于舞蹈教学这个“群”来说,要想提高它的质量,则应要着眼于学生内部,同时还要善于创建各种联系。

  2.3交流探讨,群体互动

  交流互动与合作探讨是合作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它可以极大地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其实,交流探讨的实质在于将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中心,鼓励他们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人”。当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舞蹈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之一,群体互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后,接受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刺激了他们将自己想法公之于众的欲望;二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尤其是同乡之间或者同寝室之间,它可以由一个学生带动若干学生,或者部分学生带动全体学生。首先,对于高校舞蹈基本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采取“个人收集+群体互动”的方式。教师根据教材向每一名学生分配任务,然后任由其搜集相关的知识。在上课时,由学生轮流汇报自己的收集成果,可以以图片、音像资料的形式展示,也可以以现场表演的方式展现,再由教师与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其次,对于舞蹈基本功的练习,可以以“寝室”为单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批到练功房进行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教学指导。最后,对于具体舞蹈的学习,可以采取“自由组合+汇报展演”的方式进行。由学生自己组织人员,自己安排、自己导演,以展演的方式向教师呈现学习的成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