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和plc毕业设计
8 次下载 2 页 301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单片机和plc毕业设计
在现在工厂控制系统中,PLC 作为过程控制的核心部件,工作稳定、运行可靠、强大的控制能力和成熟的技术使其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单片机和plc毕业设计吧!
单片机和plc毕业设计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PLC以及单片机通信的研究趋势,探索应用最简单的控制电路实现所需的功能。并且恰当选用输入显示装置,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了PLC专用触摸屏的部分功能,弥补PLC专用触摸屏价格昂贵的不足,实现对PLC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PLC;MCS-51单片机;串行通信;实时控制
0 引言
PLC 也有其不足之处,操作过程缺乏交互性。现场工作人员无法直观地对其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修改运行参数必须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的编程器来完成,不但成本高昂,而且极为不便。对于一些需要经常更改工艺参数的应用场合控制系统,这些不足尤为突出。各PLC 公司专用的触摸屏交互性虽好,但价格较贵,兼容性差。
针对目前应用的问题,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单片机的PLC 实时控制系统。单片机利用PLC必备的编程接口与之进行通信,采用LED显示PLC程序执行状态,使用按键来设置工艺参数。
1 AT89系列单片机介绍
AT89系列单片机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8位Flash系列单片机,与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单片机兼容,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其特点如下:
1)片内含有Flash程序存储器,开发编程方便;
2)全面兼容8051,引脚完全相同可直接取代8751;
3)具有静态时钟方式、降低系统功耗,适合便携式系统;
4)Flash程序存储器可以多次快速擦写,适合学习、开发。
2 PLC的介绍
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 ,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电子系统. 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在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生产过程. PLC 具有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在特殊的环境中仍能可靠地工作,故障修复时间短,维护方便,接口功能强等优点,因此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单片机和PLC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
3.1 单片机的硬件的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要求,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设计的系统较为简单,采用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即可满足要求,整个系统可以分为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按键电路,显示电路,RS-232通信电路等部分。
电源电路为单片机提供5V电压,并保证从内部ROM开始执行程序。
时钟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正确的时钟频率,确保单片机正常工作。
复位电路保证单片机执行程序发生错误时,能够回到初始状态重新执行程序。
按键电路和显示电路是单片机的输入输出部分,使用户可以和单片机进行交互。
通信部分利用了MAX-232芯片,使单片机和PLC可以以RS-232标准进行通信。
3.2 通信接口电路及设置硬件连接
PLC 通过Host Link 协议与单片机进行1: 1 上位链接通信,单片机作为上位机发送读写命令,实现的功能有:读写PLC 的运行状态,
读写继电器区和数据区DM的内容,读写定时器/计数器的设定值和当前值,对指定点或通道强迫置位/复位。上位机与PLC 通信,单片机是主动的,PLC 是被动的,每次通信由单片机主动发起,PLC 不需编写通信程序,但用户应遵循通信协议即命令帧、响应帧的要求,在单片机上设计通信程序。为了保证单片机与PLC 的正常通信,通信前,应保证单片机的通信参数( 如帧格式、波特率、较验方法等) 必须和PLC 设置一致。
3.2.1 PLC串行通信接口设置
通信前, 必须先在PLC 设置中正确设置如表1所示的参数。
3.2.2 单片机串口设置
AT89S51内部有一个全双工增强型UART口,TXD(P3.1)为发端,RXD(P3.0)为接收端。它主要受两个特殊寄存器(SCON 和PCON)的控制,可用软件设置的四种工作方式。通信工作方式中,方式1 是标准的异步通信方式,此方式工作时,串行口为8 位异步通信接口, 每帧信息包括10 位:1 个起始位、8 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波特率可变,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和SMOD的状态决定,在CPU 的晶振为11.0592MHz时,波特率采用9600bps。通信参数设置如下:置SCON为01010000B(50H)(串口工作方式1,允许接收),置TMOD00100000B(20H)(定时器1工作于模式2,做波特率发生器)。

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现状及对策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