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有关管理心理学论文(第10页)

1 次下载 30 页 5078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初步形成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管理心理学研究正式开展。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筹建了“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其首次专业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工业心理学分为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20世纪80年代,我国管理心理学界翻译、撰写和出版了一批用于高校教学和干部培训的书籍。1985年始,我国学者陆续出版自己的管理心理学著作,使得我国除了对“管理心理学”的一般引进之外,开始注重本国国情和利用各自的研究优势。1985年我国还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学会”为管理心理学发展进一步奠定了群众基础。

  3迅速发展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徐联仓、凌文辁就在国内首先采用问卷法,对有关员工思想状况与激励因素的调查。1982年,王重鸣开展了关于工作动机的`现场研究。80年代中期,有关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的研究开始成为管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徐联仓等(1985、19861修订了PM调查表,使之成为一种评估领导素质及管理状况的有效工具。1987年凌文辁等又发展了CPM量表。此外,吴谅谅(1986)等也开展了有关企业管理干部职务分析和测评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管理干部事业心等30种基本素质进行了测评,为干部选拔和晋升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测评结果。80年代后期,管理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组织发展与新技术变革的研究。

  进入90年代后,跨文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与战略管理成了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关键课题。同时,激励方法、人员的测评、选拔和评价成为新的研究和应用热点领域。1991年俞文钊提出了“激励的激励与去激励连续带模型”;同年,凌文辁等还开展了领导概念的内隐理论研究。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不断完善,研究方向日趋多样,与国际学术交流不断,影响也逐渐扩大到国外。

  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家已跻身国际应用心理联合会,主持并参与了一些重要的管理心理学杂志的编辑工作,在国际管理心理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也在管理科学内部专门设立“管理心理”这一项。该会发布的《21世纪心理学重点学科发展纲要》中已将“管理心理学”列入其中。

  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心理学发展纲要》中已将《管理心理学与人力资源开发》列为五项心理学重点发展学科之一。在应用方面,管理心理学已大量运用于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干部选拔、管理决策、科技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航天员的模拟培训等前沿问题上,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近年来,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领导能力的评价和选拔;员工——职务——组织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和社会变迁中的组织能力。

  管理心理学论文 篇6

  认知管理心理学是社会组织或个人通过影响公众对事物、组织或个人的看法,达到改变其行为方式,最终使公众作出有利于己方的决策。整个认知管理心理学的过程不仅是复杂的智能策划过程,而且是主体形象形成发展的过程。这一概念的提出扩展了公共关系学的外延,也丰富了企业管理的内涵。

  一、认知管理心理学特点

  认知管理心理学是内部与外部认知管理心理学的整合,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组织通过运用具体运认知管理心理学策略来获得人们以及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它的特点有:

  一是目的性,采取具体的公关活动,影响人们的认知,最终获得对组织的认可。

  二是主动性。认知管理心理学人员与客户是合作伙伴关系,在客户策划企业目标,战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帮助客户设计切实可行的目标。

  三是长期性,社会认知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过程,包含认知主体,认知对象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认知的形成与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样要改变人们对某事物认知也是如此。

  四是艺术性,认知管理心理学没有一种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这需要认知管理心理学者拥有很高的管理技巧,认知管理心理学主体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主体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

  五是动态性,从事物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公众的认知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正是由于认知的这种动态性,使得企业有必要通过认知管理心理学的手段来引导公众的认知,达到使公众及员工改变行为方式,最终作出对组织有利的决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