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文学院学生投身于对外汉语事业应有的素质的论文

本文共计42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文学院学生投身于对外汉语事业应有的素质的论文

  一、前言

文学院学生投身于对外汉语事业应有的素质的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迎来了春天。今后,汉语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大空间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不断提高汉语教师的素质更成为重点之重。

  目前对外汉语教师主要来自对外汉语专业、中文专业、外语专业、教育心理 学专业等等。其中,中文专业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对外汉语教学必须走“ 以汉语教学为基础的、开放性的兼容整合之路 ”。所以,作为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中文专业学生,如何完善自我,使自身更符合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条件,成为广大中文专业师生们关心的热点。

  二、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等级标准

  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是制订“汉语作为外语 学能力证书”考试大纲的依据,也是我们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的依据,对对 外汉语人才应有素质的规定享有绝对的权威性。

  “等级标准”对“能力证书”(高级)的总体描述是:证书获得者应具备完备的汉语作为外教学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能够对学习者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汉语教学,并能进行相关科学研究。

  “等级标准”对“能力证书”(高级)获得者的汉语本体知识水平的要求是: 应熟练掌握汉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汉字等现代汉语知识;掌握常见虚词、 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等古代汉语本知识,掌握汉语发展的一般规律;应当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

  “等级标准”对“能力证书”(高级)获得者中国文化知识水平的要求是:证书获得者应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深入理解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掌握中国文化及文学发展状况、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国情知识。

  “等级标准”对“能力证书”(高级)获得者教学实施能力的要求是: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参与制定教学大纲,独立设计教学计划;能够承担学历教育课程,能够完成各级别汉语专项技能训练课和汉语综合课,至少胜任一门汉语专业课的教学。应具备娴熟的课堂管理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我们从这一“总体描述”可以看到,对对外汉语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涉及知识能力两方面。

  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知识、语言学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论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对外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应当包括汉语言处理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与测 试能力以及相应的科研能力。

  由此可见,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必须是综合性人才。等级标准既然对对外汉语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中文专业的学生就要有针对性的取长补短,补充自身专业不足的部分,强大自己的全局意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发掘潜在资源,不断完善自我,使自身具有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中文专业对外汉语方向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的素质具体如下:

  三、专业素质

  1、学习专业理论,将其运用到实践:

  要学习研究语言学理论,特别是汉语言本体理论,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其中包括现代汉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和方言知识以及国际语言学理论。

  例如:要教会普遍感到难发的翘舌音“zh”“ch”“sh”,既 要讲清楚舌位,又讲清楚送气音跟不送气音、阻塞与不阻塞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还 要讲清楚与母语中易混淆的几个音发音的差异和相似。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

  由上例证可以看出:

  第一,我们要求教师自身普通话水平一定要在二甲以上,对所在国语言也要有一定的研究。普通话二级甲等水平绝对是一个宽松的入门条件。严格地说,没有一级乙等以上的普通话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将会遇到来自学生的质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