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中的美学情趣的研究分析论文(第3页)
15 次下载 3 页 4868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其次,中国哲学的审美情趣追求无我的境界。“和”在孔子是体验个人与社会融合的极致,在庄子则是体验个人与自然融合的极致。庄子的“和”是“以天和天”。他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人之乐;与天和得,谓之天乐”。人首先得去体验天地自然和谐的本质,然后自己也像天地一样的自然行事,这样就既取得了与天的和谐,也取得了与人的和谐。’
这种观点很像古希腊毕达哥拉斯一派的“天体音乐”论和小宇宙论。他们认为数的和谐存在于万物,天体按一定规律运行,产生一种和谐的音乐;又认为人是宇宙的一个缩形,宇宙是和谐的,人也应是和谐的。不同的是庄子没有以数而是以虚拟的“道”作为统摄一切的根本原则。因此,“天籁”“地籁”“人籁”都是自然的音乐,但还算不上是最高级的音乐。《天地篇》中描述黄帝在洞庭之野演奏《咸池》之乐,那就更妙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音乐,而是天乐;“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襄六级。”这就像是毕达哥拉斯的“天体音乐”,庄子称它能使人于“无声之中,独闻和焉”。体道莫妙于无声之乐。庄子谈自然之道,常常拿些古代的音乐做例子,像《咸池》《大韶》《桑林》之类,但他绝少谈当时流行的俗乐。在庄子看来,越是古老的社会,越是天人合一,越是古老的音乐越是和谐。“天乐”最古老,自然以无声为妙。
再次,中国哲学的审美情感依归:道是无晴却有情。从情感论上看,庄子是无情而真正有情的。所无者世俗之情,如对权力、名利、技术等的崇拜心理和攫取欲望,它们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悲诸情感,具有人为、刻意、虚伪和扭曲的性质,违异于人性之本真。所有者自然情感,具有前者所不具备的真诚,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忘却了自己有我,也不要外在的功名,快乐通于天地万物:“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
虚静成为庄子们的平常心态。庄子们崇尚与天地合一的快乐,主张以自然的观点来观照宇宙和人生,体验到人乃是自然的一分子,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于是内心不再向外界扩张,而身外之物亦无从搅扰心灵的宁静,即使是生死之变也安之若素,于是一切非自然的情感都被过滤、纯化或消释,人的情感世界乃焕然一新。自由自在的逍遥之乐,就是纯粹的审美之情。
从此,中国人的纯粹的审美情趣被培养了起来。作为精神和价值的世界,它是崭新的,超凡脱俗的,为国人受用不尽的。哲学中美学的发展以及与其他文化思想的冲突、容受和发明,汇成了中国美学史的大河。这条大河中流注着纯粹的美和非纯粹的美,其中纯粹美一支之源头为哲人庄子所引出。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创业教育论文
谈谈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人力会计计量核算管理会计毕业论文
连锁企业采购管理探讨论文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及管理论文
如何通过价值网络管理创造商业企业竞争优势论文
新时期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价值链视角下企业会计管理探讨论文
销售薪酬绩效方案
试论高校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浅析财务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试论为了绩效再造薪酬体系
全面预算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通用10篇)
对专属薪酬特区的重要性研究
论绩效考核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论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模式
薪酬治理的重要性
北方批发市场蔬菜营销模式与价格悬殊论文
体育环境下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