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第6页)
6 次下载 6 页 933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从民族声乐中“音”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指的是民族声乐中的音律,音律是民族声乐创作的基本要素,音律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感染力。在字的基础上,音律的变换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势,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如果只具有一种音律,听众会产生无聊的感觉,放弃对作品的深度欣赏,所以,“音”的韵味体现在音律的变换,时而急促磅礴,时而细腻柔软,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技巧,将字通过不同的时长唱出,体现创作者不同的心理,吸引听众,调动其对于歌曲欣赏的冲动与激情。民族声乐的音律表现在即使声音洪亮高亢,却依旧具有优美的特点。民族声乐的音律技巧以把握气息及共鸣腔体来表现,气息的把握对于“音”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气息的调节是音律转换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民族声乐的唱法中用气讲究“深”、“通”、“活”,运用这三个唱法可以将民族声乐唱活,唱动,使民族声乐具有一定的魅力。对于共鸣腔体的把握,可以将民族声乐的音律表现的'铿锵有力,活泼明快。在腔体中,最为重要的是扣腔,头腔与胸腔,头腔的共鸣可以使声音浑厚深沉,增强民族声乐的表现力。而口腔与头腔的结合运用可以美化声音,更好的将“字正腔圆”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字”的韵味与“音”的韵味相得益彰,突出民族声乐中“音”的韵味。
(三)从民族声乐中“情”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任何形式文化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民族声乐的创作也不例外,创作者通过音乐的形式为听众传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思想的投入程度成为听众判定民族声乐作品的一个标准。民族声乐的创作讲究声情并茂,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情感的投入是不可小觑的。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可以更好的传达创作者的情感,通过音律的高低变化,为听众展示创作者的心理变化,此外,民族声乐还可以为听众与创作者的交流建立一个无形的平台。在演唱者表演的同时,将“字”、“音”、“情”结合起来,使听众了解创作者的情感所在,突出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
三、总结
对于”韵味“的追求即是对民族声乐“字”、“音”、“情”韵味的追求,民族声乐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将自身的情感很好的表露出来,通过演唱的方式,与听众之间建立纽带,进行交流,传达作者思想,从而突破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束缚,增强民族声乐艺术的感染力。使我国民族艺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提升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