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企业总体财务目标探讨(第2页)

本文共计31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经济性

 

  财务目标的经济性是指财务主体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基本目标,它是财务目标的第一属性,是财务目标的最基本的性质。它内生于财务的本质,主要由财务活动辅之以财务关系来体现。从财务的本质来看,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整个投入与收益活动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价值增值,在增值过程中不断实现企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财务管理的`对象来看,财务主要是以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管理为主的企业综合价值管理活动。可见,财务目标的经济性是财务目标的第一属性,是财务本身的内在要求。同时,它也是企业作为基本的社会经济细胞的必然要求。

  

  2.社会性

 

  财务目标的社会性是指财务主体除了追求纯经济利益以外,还应该兼顾各种利益相关人的主要诉求,行使其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社会职责。它是财务目标的第二属性,也是内生于财务本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财务关系的协调并辅之以财务活动当中。关于财务目标的社会性,目前理论界仍有许多争议,但有一个趋势就是财务目标的社会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认可。在西方,“超经济财务目标”早已被提出;在我国,郭复初教授、李心合教授等学术领头人先后提出了财务具有社会属性的观点。另外还有一大批学术研究者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如:熊大军(财富和社会责任最大化)、任蔼堂(效率与公平)、潘经民(超利润目标)等等。可见理论上已经形成一大批研究群体。在财务实践上,很多企业已经自觉地把兼顾社会利益作为自己财务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尤其是国际知名企业更为积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