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营养学教学(第2页)

本文共计275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④甚至有部分同学认为将来临床工作就是治疗疾病而营养仅仅是预防疾病而对治疗疾病没有作用。

  2.临床营养学教学对策

  2.1单独开设临床营养学课程,选择或编写实用性较强的教材。

  将临床营养学从预防医学和卫生学中分离出来,基础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部分在预防医学或卫生学中讲授,临床营养学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或者限定选修课。

  临床营养学应在学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专业和基础营养知识之后开设,这样学生的医学思维可以贯穿始终,更有利于临床营养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掌握。

  现有临床营养学教材绝大部分内容较滞后、专业针对性差并且实用性不强。

  总体上来说目前缺乏较为理想的临床营养学教材,希望不久的将来国家能组织临床营养学专家编写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使用的具有权威性的临床营养学教材。

  根据以往的教学体会,临床营养学可设置基础营养理论和临床营养学两部分,课时可以设置为30学时,其中基础营养理论与临床营养学课时比可设置为1:2。

  2.2让学生认识到临床营养学的重要性。

  营养治疗被誉为20世纪末期医学上的一大进展,是现代医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医学模式中,药物治疗、护理和营养缺一不可,临床营养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医学生树立全面的诊疗观。

  例如在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中,食物中的营养素和药物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因此临床医生进行疾病治疗时应进一步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由于药物-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营养不良或严重药物反应的出现。

  临床医生营养知识的缺陷,还可能致使其不能为病人制定较为完善的营养治疗方案,甚至采取完全错误的临床营养措施。[3]曾经有医生给曾患有胆囊和胰腺疾病的病人使用胃管鼻饲的肠内整蛋白营养制剂,造成病人原有疾病的复发和加重;还有医生对长期禁食和营养素供给不足的病人治疗时,由于缺乏相关营养学知识导致病人出现“再喂养综合征”,更有甚者很多医生将这一综合征误解成其他的临床并发症。[4]此外,合理营养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并且节省治疗成本。

  上世纪末期开始,国外欧美发达国家开始普遍采用临床营养治疗小组模式,即由临床医生和营养师共同协作完成疾病治疗。

  之后的统计数据显示,营养治疗小组介入后病人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5]。

  另一项数据显示,营养师参与诊疗过程后营养治疗方案的制定更加合理,同时可降低病人住院天数。[6]此外,还有利于节省病人治疗和医院成本。[7] 因此,临床医生不但需要过硬的临床诊疗技能更需要扎实的营养知识,否则可能会加重患者疾病的代谢负担,阻碍患者的康复,甚至还会有增加死亡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