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本文共计137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后勤管理的职能
后勤管理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职能:既有按本单位职能活动规律组织后勤服务的职能,又有通过管理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职能。正确认识服务与管理两个方面的职能,这对我们全面理解后勤管理的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后勤管理科学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后勤作为一个职能性的服务保障部门,从职能分工看,他服务于全局各项工作,以大局为先,服务为重。后勤其实质就是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弹药”的后方战线,没有适时的物质保障和适宜的服务保证,各部门工作和活动就会失去基础和动力,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二、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一直以来却不被领导重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一、后勤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偏低。教学工作能否较为轻松、顺利地落实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密切相关。但是,个别学校对后勤管理的工作不够重视。首先,学校把教学工作放到第一位,这并没有错,但是有些学校认为只要搞好学生的教学工作就可以了,忽略后勤管理的重要性,这就会对实际工作的落实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很多学校考虑到资金的开销,想减少后勤管理人员与设施的投入,这就导致了后勤人员不足,后勤设施滞后。
(二)管理观念相对较落后。首先,后勤管理按照行政的思想与手段进行管理,而实际上,后勤管理应该被理解为服务部门。其次,后勤管理部门存在依赖心态,存在懒惰性。最后,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忽视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工作人员完全服务于上级的指示,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形式做出决策,导致后勤机构的管理范围过广,质量大大降低。
(三)后勤管理系统与结构存在漏洞。首先,很多学校在后勤管理路线上走的是直上直下的线性管理模式,直属于学校领导,并没有自身独立的结构模式,即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所以说,学校后勤管理不能够按照企业运营的模式进行管理,致使管理结构的内容与形式不协调。其次,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散漫,导致后勤管理的混乱性。最后,后勤管理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很多情况下是道德的约束,严重影响了管理的效率与效果。
(四)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偏低。首先,学校后勤综合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很多学校的后勤管理人员都是临时工,并没有相关专业的管理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对自身职责的认知不够,服务意识淡薄。其次,后勤管理人員的来源相对单一,多为学校教师与职员的家属,工作比较懒散,工作效率低。再次,后勤管理人员并没有相应的竞争机制,员工年龄相对偏大,思想固化,这也制约了后勤管理的发展。
二、小学后勤综合管理的对策
(一)对小学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视程度要提高。首先,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学习管理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后勤管理的进一步认识,从片面认知提升为全面认知。其次,学校的上级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对于学校开展其他工作的推动作用。在对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知后,要协调好学校的整体工作与后勤综合管理的关系。最后,要做到学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加强学校各项管理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后勤管理这一项,及时有效地加大投入,保障后勤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意识。首先,后勤管理人员要把行政管理转变为服务管理,要有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理念。后勤管理人员不仅仅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还要与上级、教学部门、管理部门进行沟通,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要从服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升服务的质量,充实服务的内容。其次,后勤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的工作性质由无偿服务模式转变为有偿服务模式。但是,我们要清楚受服务的人员应该提供有偿的费用,要严格遵守学校后勤的服务理念与管理模式。最后,要把后勤原本的“量多质少”的模式转变为“质量并多”的模式。在传统的后勤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管理的范围与内容,而忽视了管理的效果与成效。后勤工作要想取得发展,一定要提升服务质量,达到优质服务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