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探析
本文共计511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途径探析
摘要: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形成的学风对其四年大学学习和生活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一些大学一年级学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等学风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大学新生开展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辅导员 学习目标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风建设
高校的学风建设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关于学风建设研究有很多,多从学风的内涵、意义或者我国高校学风的现状、解决对策出发,对高校的学风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些研究很少涉及某一年级或者某一学习阶段的学风建设。大一新生来到新的学习环境,面对陌生的专业,不易找到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久而久之一些人便会意志消沉,荒废学业。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与学生接触得最多,不但是学生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而且是教育者,担负着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辅导员在大一年级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学风建设,帮助学生寻找新目标、新动力,将为今后三年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大学一年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学风,从字面意思看即学生的学习风气。事实上,不同的学者对学风有不同的定义。一般来说,学风既包括学校里学生的学风,又包括学术界的学风,即一切与学习活动有关的风气。就高校而言,学风往往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心理倾向和学习习惯。
在高校中开展并加强学风建设不但是高校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首先,学风直接影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从高中进入大学,缺少了高考的指挥棒,学生往往会迷失方向,不知道为何而学。此时,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学风建设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学风对学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优良的学风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其次,一所高校学风的好坏关系到这所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学风是学校校风和大学精神的缩影,既能体现该校的文化积淀,又能反映其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学风的改善可以提高一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利于其在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得以长久的发展。
再者,从恢复高考制度至今,我国的高考录取率已由恢复之初的4.8%攀升至75%左右,部分省份已突破90%,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高校将承担更多的人才培养任务,而学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才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另外,大学生的学习风气能够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提高和进步。
学风建设应当始终贯穿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但是由于大一新生的特殊性,在大一年级加强学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关系着学生今后大学学习的质量及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二、大学一年级学风存在的问题
学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等方面。而一些大一新生学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三年的高中生活,甚至整个十二年的基础教育阶段,他们所有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高考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不知道四年后大学毕业时自己能做些什么。另外,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填报专业时都是父母或者老师做主,甚至是学校调剂,自己对所学专业缺乏必要的了解,也没有兴趣,不知道所学专业有哪些发展方向,今后会从事什么行业。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大一新生入校后找不到新的学习目标,从而感到迷茫、焦虑,找不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