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小学生学习数学惰性心理探寻的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0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然后在屏幕显示:
每排个数(长)排数(宽)层数(高)总个数
12 1 1 12
6 2 1 12
4 3 1 12
3 2 2 12
观察发现: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体积=长×宽×高
讨论小结:长方体的体积就是长方体所含单位的个数,相当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乘积,实际上就是长、宽、高的乘积。
再现表现:在屏幕出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模型,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个长方体的长4厘米就是每排4个,宽3厘米就是3排,高2厘米就是2层。再让学生到讲台上摆这样的长方体。
归纳总结:长方体的体积:v=a·b·h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以上方法,通过人人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克服小学生学习数学惰性心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使学生逐步养成构建新的认知法的良好习惯。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