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异同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5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而且,对于一种集视觉和听觉为一身的文化传播媒介,人们在审美方面对其有着更高的要求。就像电影《呼啸山庄》中所刻画的日常生活场景,必须令观众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触动,这样才能感受到从文学中无法领略的场面与情感的震撼。比如,文学中设有回忆的桥段,但从文学语言上,读者虽然能够知道这段情节是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但没有特别强烈的冲击感。而电影语言的修辞则大不相同,虽然《呼啸山庄》还是以黑白片的形式拍摄出来的,但导演却通过黑白影像的特点来凸显希斯克利夫惨淡并且阴暗的过去,再借助银幕色彩的明暗变化将观众思维拉回充满光亮的希望基调之上。另外,在电影语言中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要素,即角度。在影片中,当希斯克利夫守护在凯瑟琳床边时,分别给了他正面、侧面和斜上方三个不同角度的特写。正面,他的表情是沮丧的、伤心的,因为对于他而言,这个女人是他毕生的最爱;而侧面,从他的眼光中又流露出几分决气,或许是对辛德雷的恨,或许是对世俗眼光的恨;最后是斜上方角度的特写,镜头内闪现的是沧桑和无奈,是的,对于他来说生活真的很现实。电影语言的表现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能够彰显出完全不同的情感内涵。
三、结语
总之,在充分了解了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内涵”以后,可以肯定两者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对比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两者在细节刻画、文化创作表达和文化价值倾向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事实上,电影并非一种地地道道的语言,所以其与标准的文学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电影语言在语言的构成要素、表现手法和语言修辞策略上都稍微强于文学语言,但在表达方式上却又略显不足。电影语言更侧重于视觉与视听的感受,并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进行故事的传递与情感的宣泄;而文学语言则更侧重于对文字符号的组织,通过文体结构和体裁的不同来实现抽象的、具体的、深刻的阐释和情感表达。但无论怎样,两者都是从文艺的角度带领读者和观众对文学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对影像进行更加全面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