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文化毕业论文 > 正文

浅析后现代主义消费时代下的大众文化论文(通用7篇)(第3页)

本文共计310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从单调的消费到愉悦的消费。早期的消费大致上都不脱单调的消费,所谓单调的消费就是关心的焦点在于拥有“某种商品”,但产品样式却较为单一。先关心是否拥有汽车、拥有电视机、洗衣机等,所以当年的福特第一代汽车都是黑色,这也就是说尚未“分众”的社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但产品较无差异。然而,随着经济进一步的发展,人们不仅是为了某些必要的居家用品来消费,人们更希望以消费获得愉悦。所以,许多产品开始加入感性、人性、柔情的特质,让产品更吸引人。

  (3)从愉悦的消费到文化的消费。若只是原有工业产品的“人性化”、“愉悦化”,则尚不足以解释整个经济中文化角色的兴起。文化角色的重要性在于人类不仅只是要求原有工业产品附加愉悦的功能,更在此之外,消费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们所拥有的许多事物,不只是要拥有一个令人愉悦的物品而已,而是能够显现自己的“生活风格”。在这生活风格的背后,更突现出“价值观”的重要性。在这里,更为抽象的“意义”就进入了产品。简单的说,人类在当代不断增多的自由运用时间,所从事的不能只是简化为“物质消费”。人们参与的许多活动,与其说是物质消费,不如说是在“精神消费”的过程中,同时也做了“物质消费”。在这过程中,价值、文化的“认同”才是促使人们去参与的主因。与其说人们在这过程中都是被动的、只是被动员的,不如说人们也在相当程度上想要展现自己的“价值选择”、“文化思维”。至此,我们才可以宣布文化产业时代的到来,文化消费的兴起了。

  人们佩带瑞士表,是在消费商品的同时,享受着一种足以提高自身价值和品位的精致的文化;人们喝法国葡萄酒,是在体验贵族生活的气派与豪华;人们购买中国陶瓷,是在展示自己对古老艺术的欣赏能力与经济上的实力,这一切正是它们以外的其他同类产品所无法实现的。某些商品离开了文化品位或文化趣味就会苍白无味,从而缺乏竞争的能力。把消费看作一种文化,或看作消费物的文化,是时尚,是情趣,更是高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导向与理念。因而,文化产品无疑具有其他商品无与伦比的深厚的文化竞争实力。

  二、中国文化消费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在满足群众需求中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20世纪90年代末为400元左右,比80年代初增长了近10倍。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人均消费性支出133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11.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了16%;通讯支出(主要指网络消费,下同)增长了23.7%。但在总体增长的背景下,区域间与群体间文化消费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和非均衡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上海交大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李康化在他的研究报告《中国文化消费现状及趋势报告》中就中国文化消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三点:

  第一,区域间文化消费的不平衡。全国各地的消费性支出和文化消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群体文化消费的非均衡。他分析发现,中国的消费需求业已形成各具特征的三大消费群体为主的格局:一是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他们属于以城市为主体的富裕型、极富裕型的消费群体。这个群体主要由公司老板、管理阶层高级职员、规模较大经营较好的私营企业家、高科技领域的成功者、演艺界知名人士及其家庭构成。在目前中国的消费供给水平、供给结构之下,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支出与增加的收入之比)历来最低的高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15%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准。同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相比较,现有大众化的消费供给已经过时,而更高层次的精品化、消费供给有待开发。二是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这个群体以城市绝大多数居民户和农村中少数比较富裕的居民户为主体,主要由政府公职人员、国有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个体经营者及其家庭构成。中等收入群体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边际消费倾向居中,正处于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讲求消费数量向讲求消费质量转变的阶段,加上多年储蓄积累,以构成最具当前消费购买能力和消费开始多样化的群体,是继高收入群体之后最为活跃的跟进力量。三是低收入支持的“培育型”消费群:这个群体以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村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主要包括城市部分下岗职工、退休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农民等等及其家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虽然最强,但收入增长较慢,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消费能力尚处于为大宗购买积聚力量的状态。这一群体的需求同现有的供给能力较为适应,同目前的消费品供给结构矛盾较少,是目前中低档消费的主要市场。另外,在低收入、培育型消费群体之外,还有勉强摆脱衣食困扰的更低收入群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