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医学导论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315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在医患关系严重的今天,如何培养医生更好沟通技巧,如何使医生从自身改善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从医学生出发,因为医学生就是“准医生”,如果医学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去学习与患者沟通的技巧,那么对以后的从业生活将会有非常大的助益。从这点来看,也要从医学生做起,提高其沟通技能。

  3 《临床医学导论》临床篇让医学生初步了解临床常见症状,初步体会医生生活

  在临床篇中,主要学习了十二种临床常见症状,这原本是诊断学中的一部分,然后拿到这里面来讲述。这点也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点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因为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症状,也为临床导论见习奠定了基础。能够跟着住院医初步接收病人,初步进行一些浅显的救治。并且也让我们七年制学生感受到,什么叫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虽然课堂上很认真地学习了相关的症状的特征,伴随症状、诊断、问诊要点等,但是等学生真的到临床之后,事情真的不是如此简单,因为很容易就会发现事实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书上所说的那样。这就要求学生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并且经过实际的千锤百炼,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可以说《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是一门专业引导性的课程,它的目标应围绕有利于学生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养成。[3]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提前接触病人,提前接触医疗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4]在基础阶段学习的学生对临床课程充满着极大的兴趣,如果能早些给予学生们机会,那么学生会更加努力去学习。并且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个东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们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这门课程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名有激情,负责任的好医生。正如上文所说,需要医学生能够提前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看看这个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自己到底合不合适。而《临床医学导论》正是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去看医生的这个生活到底适不适合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提供一些指引,指明了方向。

  4 结 论

  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所开创的《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为广大中国医学生提供了一个提早接触临床的机会,为培养中国医生生力军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出新时代的临床医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目前也仍然存在着相关问题。首先,在学校期间会设置一周的实习课程,到医院相关科室参加实习,但是由于医院的医生很忙,没有多少时间去耐心教学生,学生也就没有什么机会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监管与考核也比较困难,对学生的约束很少。其次,在对应的寒假会组织到自己所在地医院见习,有的学生从这里感受了许多,想到了许多。但是也有很多学生都没有去,或者去了效果也不是特别好,这一点真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在带教过程中,尤其是学生到医院学习时,应要求医院的医生尽量挤出来一些时间来给学生示教,真的是一点一点地带着学生。这样,这门课程或许才会更加的有意义。总之,《临床医学导论》课程使临床医学教育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它的存在绝对是有意义的。并且由此而衍生出来教育改革乃至相关的医疗改革或许会对现在的医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门课程也一定会在新的时代做出新的业绩。

  参考文献

  [1]蔡巧玲,王乐民,陈义汉.基于“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xx(7):1-2.

  [2]孙宝志,临床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眭建,胡维,张伟,等.强化医学导论课程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xx(8):90-91.

  [4]曾智勇.基于《医疗法规与医患沟通》课程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10):92-94.

医学导论论文(第4页)4

  在很多人眼里,医生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然而在我看来,医生只是芸芸众生,万千职业中的选项之一罢了。

  “临床医学导论课”的第一节课,老师不能免俗地问:“你为何学医?”就算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容易做梦的年代,“梦想”仍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主题。《好声音》的学员自我介绍时总要回答“你的梦想是什么?”仿佛站上那个舞台需要天大的勇气,不得不靠梦想来支持。而现在,我成为一名医学生,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通常会问:“你很喜欢学医吧?”或者,“是不是你父母让你去学医?”在他们眼里,医学是个布满荆棘的道路,所以我做出这个选择的前提,无非“喜爱”,“逼迫”。小区里经常在一起聊天的大妈们,从未近距离接触过医学,她们一边在自己病痛时对医生崇敬有加,一边又将学医视为洪水猛兽,为踏入其中的后辈默默担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