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聊斋志异》悲剧意蕴的体现及产生根源

本文共计38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聊斋志异》悲剧意蕴的体现及产生根源

  明清时代各种文学体裁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当代社会的危机,其悲剧意蕴成为时代主流,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聊斋志异》悲剧意蕴体现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悲剧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熟知的诗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都蕴含着震撼人心的悲剧意味。《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其悲剧意蕴主要是人类童年时代面对无可奈何的困苦、难以解决的矛盾时抒发心中的郁结而产生的咏叹。

  《楚辞》中最具悲剧意蕴的是《离骚》,《离骚》的悲剧意蕴主要体现在屈原对楚国及人民命运的担忧与哀伤。古典文学发展到汉赋时,悲剧意蕴更为复杂,有揭示统治者残酷的,有反映下层人民疾苦的。唐诗中的悲剧意蕴更为深广,宋词中的悲剧意蕴更为直接,将悲剧美与忧患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元代是悲剧性的时代,作品中的悲剧意蕴更为苍远恢宏。明清时代各种文学体裁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当代社会的危机,其悲剧意蕴成为时代主流。《聊斋志异》是最具代表性的文言小说,由于时代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蒲松龄自身的特殊经历,不管是反映现实社会,还是歌颂理想世界,作品中都带有浓郁的悲剧意蕴,形成自身特色。

  一、《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体现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高峰代表,不管是反映现实生活,还是歌颂理想世界,都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蕴。

  (一)爱情悲剧

  爱情一直是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爱情悲剧主要来自恋爱双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长相厮守在一起而产生的困惑、无助等。《聊斋志异》描述了大量的爱情故事,塑造了很多痴男怨女,他们陷于爱情中不能自拔,比较有代表性的故事包括《花姑子》《宦娘》《阿宝》《香玉》《连城》等。《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悲剧既有追求而不得的悲,又有相恋中的悲。《花姑子》中的安幼舆追求花姑子而不得,寝食难安,后来在寻求花姑子的过程中被蛇妖所迷惑,差点丧命。

  《宦娘》中的温如春深得宦娘的心,但宦娘是女鬼,不能享受这份福气。在不能与心上人白首偕老的情况下,忍痛割爱为温如春安排美满姻缘。我们从她的善良中懂得了爱情的'本质,读出了爱情的凄美。《阿宝》中的穷书生孙痴对爱情执着痴迷,对有天壤之别的富翁之女阿宝一见倾心,因为阿宝的一句戏言竟然断指险些丧命,最终也未能如愿,但一直没有放弃。

  他对爱情的执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追求不得的情况下一直坚持,以致身心遭受摧残,甚至威胁到生命,但不言放弃,加重了爱情的悲剧意蕴。相对于单方面的爱情悲剧来说,恋爱双方因受到重重阻挠不能相守的悲剧更为震撼人心。《香玉》中的香玉与黄生是人花相恋的故事,虽然他们之间有着重重阻碍,但深情似海,虽不能同生,但求同死。他们对爱情的痴迷,正是他们执着的动力,但最终也没能改变悲剧结局,使悲剧更带有伤感意味。

  (二)家庭悲剧

  《聊斋志异》是以民间故事为原型创作的,关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构成日常性的家庭矛盾冲突,产生了家庭悲剧意蕴。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女性一直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夫弃之怨一直是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聊斋志异》赋予夫弃之怨独特的色彩,作品中的夫妻大都是人与异类的结合,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夫妻关系的稳定性。《葛巾》中的常大用因为钟情于牡丹,打动了花妖葛巾,葛巾与妹妹分别嫁给了常大用和其弟弟,她们各育有一子,后来因为常大用怀疑她们为花妖而造成悲剧。《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与丈夫的分离多是主动的,她们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被迫分离,这种怨既是对男性情义不够慎重的怨恨,又是对命运无奈的情绪。

  (三)科举悲剧

  《聊斋志异》批判科举制度,使浓郁的悲剧意蕴向纵深方向发展。《叶生》中的叶生有着出众的才华,但时运不济,抑郁而死,死不瞑目。后来他的魂魄跟随丁公而去,辅导丁公之子,公子中了亚魁。叶生荣归故里,却不知自己已死。这个故事中同样的文章产生不同的效果,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结局更是悲惨。叶生一味地追求科举,生前未能如愿,死后还是不懈地追求,竟然忘记自己已经死了,荣归故里后打破了所有的憧憬,精神立刻溃散,可见叶生内心的沉痛,也反映了科举之路的艰辛。同时蒲松龄也用喜剧的形式表现科举制度的悲剧,《贾奉雉》中的贾奉雉落榜后,朗生略施小计,再考时只记住劣等文章,没想到高中。这则故事用喜剧的形式表达出士子的无奈,这是读书人的悲哀,贾奉雉在现实面前做出了不得已的选择,只能离开世俗。科举制度不合理,文人士子们一味地追求而不得,在追求的过程中意识到不合理,但也无法放弃,这是他们的宿命,注定要走向悲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