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企业环境保护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8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数据管理子模块主要包括:监测点设置、监测数据录入、监测数据修改、生成日报、监测数据浏览等功能。除监测点设置功能外,此子模块的使用对象主要针对监理人员。考虑到未来由可能增加新的监测点,所以专门设计监测点设置功能,此功能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完成相应的设置。假如在实际的监测工作中增加了新的监测点,系统管理员可以先到〈系统管理〉子模块下的〈基础库维护〉功能中加入新监测点的名称,再到〈监测点设置〉功能中进行设置。设置完毕以后,数据录入、修改和浏览等功能界面中就会自动加入新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录入项。监测数据浏览功能中的数据包括监测数据和自动统计后的结果。生成日报功能中可以完成日报表的模拟显示和打印。

  (3)查询统计子模块主要包括:月末统计、年报统计、监测通报和数据查询等功能,此功能面向系统中的全部用户。用户可通过月末统计、年报统计功能生成月报表和年报表,以及报表的模拟显示和打印。监理通报功能主要是针对局部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理而设计的。数据查询功能设计了时间查询和条件查询。

  (4)数据打印子模块:本功能面向全部用户,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专项报表的页面设置、模块显示和打印功能。

  (5)系统帮助子模块:本功能为所有用户的操作提供指导性帮助。通过阅读帮助文档,用户可以快捷、准确地对本系统进行操作。

  3.代码与数据库设计

  3.1数据代码设计

  为了实现系统的查询和统计功能,为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设置了具有唯一性标识的代码,保证用户通过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监测数据或统计数据所属的监测项目、监测点以及监测时间等特性。监测数据的编码由14位数字组成,分为三个部分:

  (1) 监测项目代码(2位):由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保证监测项目代码的唯一性;

  (2) 监测点代码(2位):由管理系统自动生成,保证监测点名称代码的唯一性;

  (3) 监测时间(10位),由监测日期(6位)和监测时间(4位)构成。

  例:监测数据代码02031009120840,其中编码的第一、二位用来表示监测项目,代表氯气监测项目;第三、四位用来表示监测点,代表稀贵系统监测点;第五至第十位用来表示监测日期,代表监测日期为2010年9月12日;最后四位表示监测时间,代表监测时间为上午8点40分。

  3.2数据库设计

  我们为系统设计了两大类数据库,分别是系统生成数据库和系统辅助数据库。

  系统生成数据库主要包括按年度生成的数据库,是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每年监测管理工作将产生近十万监测数据,为了提高管理系统的自动统计和查询速度,我们为系统设计了创建新数据库的功能,分别为每个监测项目创建数据库,来存储每个监测项目全年的监测数据。

  系统辅助数据库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库、系统监控数据库和基础资料数据库,其目的主要是为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用户录入准确性。

  4.技术要点

  自动统计是实现本系统全自动化操作和半自动化操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系统的自动统计功能包括日统计、月统计和年统计。为了实现自动统计功能,我们结合了两种统计方法。

  (1) 全自动统计方法:日统计采用了全自动统计方法。当监测人员将监测数据录入完毕并保存后,系统按监测项目代码的顺序,自动汇总并统计各监测点、不同监测时间的监测数据,统计包括统计监测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以及超标值,并将统计后的结果自动存储到各监测项目的统计数据库中。

  (2) 半自动统计方法:月统计和年统计采用了半自动统计方法。监测人员进入月末统计(或年报统计)功能界面中,输入统计时间段,选择欲统计的监测项目名称后点击统计按钮,系统根据用户指定,对该监测项目按监测点的顺序分别进行统计,并在界面上显示该监测项目各监测的统计结果。

  5.结束语

  本系统设计完毕以后,分别安装在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 和操作系统为 Windows XP 的两台计算机上进行长达三个多月的测试运行。经过数据实例测试,管理系统实现运行情况具有:界面美观,操作简便,统计准确,查询方便等优点。软件整体设计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受到了监理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