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实习生关怀系统的设计教育论文
18 次下载 3 页 479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基于网络的实习生关怀系统的设计教育论文
摘要:
职业学校传统的实习生管理模式虽然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基本上是管理人员追着学生的被动管理状态,管理效果差,管理过程难以形成连续性的记录。基于以上原因,职业学校采用传统模式加网络化的实习生主动注册系统将有效改善管理效果。基于网络的实习生关怀系统,通过学生定期注册、系统自动记录分析、管理人员及时跟踪反馈的管理流程,做到将所有实习生的实习动态记录在案,对实习生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提高管理水平。
Abstract: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on model of the internships has introduced modern means, but basically the predicament was the managers having to chase after the students, poor results, the management process is difficult to form a continuous record. For these reason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twork registration system will be effective. Through the Network Care System, the interns should register regularly, the system would analyse records automatically, managers could track and make feedback on time. So that all the dynamic training of interns could be recorded, the problems that the interns encountered would be discovered and resolved on time. Above all, the management level would be improved.
关键词:
实习管理;网络关怀系统;职业教育
Key words:
administration of internships;Network Care System;vocational education
0 引言
职业类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和大专,其培养的是既具有一般现代科学知识、丰富的人文社会素养,又具备某一专业领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高级实用型技术人才。为达成此目标,顶岗实习必然成为各职业学校重要的培养环节,受到学校、家长、学生各方的重视。现阶段,各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环节周期一般设置为半年或一年,其中三年制中职一般项岗实习期为半年,而五年制高职则以一年期顶岗实习居多。两种形式实习期均占到了整个学习期的六分之一以上。
由于学生实习时间长、实习点分布范围广,实习生分布分散,因此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一直是各职业类学校棘手的问题。对于大多数职业类学校而言,管理者在思想上都十分清楚,放松管理势必造成实习效果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但另一方面,若要让学校在整个实习期兼顾每个学生,做到精细化管理,又有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做到既有效管理又尽可能节约管理成本,需要实习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新方法。
1 传统实习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实习管理过程中,各职业学校已建立了自己的实习管理网络。其基本模式是:由实习(实践)指导办公室负责,实习指导教师或班主任实施,对实习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检查、监控,实习小组设有组长进行自我管理,检查及联络方法有实习巡查、电话联络、网络支持(QQ群、实习指导网站、网上班级等)。从机构设置和任务分解上看,可以说已经比较全面,但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师巡查高投入,低产出 因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难以持续巡查,所以很难控制某实习点半年或一年中实习质量稳定、持续进步。造成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和教师捉迷藏,“人走茶凉”的局面,很难保证实习效果。
1.2 学生自查难度大 在实践中,即使在某一实习单位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学生,可以形成小组,并指定了实习组长对本组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监督,但由于同一实习单位的学生也必然要分配在不同部门工作,细化到每个部门还是只有一两名学生,大部分企业又实行三班制,有的学生看似同一个实习组,实际工作中因为排班不同甚至一周都不会碰面。而且因为是顶岗实习,学生工作任务不轻,所以实际上实习组长工作有效性很难控制。
1.3 发现、解决问题滞后 由于实习地相对分散,地理上的距离使得发现、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必然无法保证。即使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组长汇报问题后第一时间从学校所在地出发赶往实习所在地,也需要若干小时的车程,还不包括车次限制、途中交通滞留、赶到实习所在地后遇非工作时间而无法与实习单位及时接洽等耗费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