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第2页)

14 次下载 2 页 258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丝黑穗病是危害玉米的主要病害,玉米一旦染病造成损失很大。
  3.1 发病规律
  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三年左右,玉米播种发芽时,冬孢子同时萌发侵入玉米。从种子萌发至5叶期,都可侵染。病菌侵入后,蔓延在生长锥基部的分生组织中,花芽分化时菌丝向上蔓延至花蕾原始体,形成丝黑穗。
  3.2 防治
  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减少初侵染来源。一是铲除病苗和可疑苗;二是中期铲除病苗;三是后期割除病株,并把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施用腐烂的粪肥;加强苗期,促进快出苗,增强抗病力;剂处理种子:用吉农高新吉农4号种衣剂处理种子可兼治地下虫害和丝黑穗病,也可用立克秀拌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 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使玉米植株中毒感染病。染病症状是:植株扭曲生长,有的植株发生矮化、节间缩短,呈丛生型(君子兰苗),叶色浑绿,叶片厚短而宽,硬而脆,密集丛生。背面叶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条纹突起,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矮化严重,一般是在四至五叶片染病,一般不能抽穗,造成绝产,七叶片之后感病的植株能抽穗结实,但发育不良,减产幅度很大,因此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指名病害。
  玉米粗缩病具体和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植株一旦染病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在预防和防治上主要做到:
  一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消灭灰飞虱繁殖场所;
  二是适当早播,调整播种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迁飞盛期;
  三是在播前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量的0.2%-0.3%,甲拌磷,或用75%的"3911"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
  四是苗期喷药防治:玉米四叶期可用40%水硫磷乳油,30毫升,喷雾,也可用菌毒清600倍液或毒宁6000倍液,加喷施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雾,可有效预防灰飞虱的侵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