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写任务型写作能力现状教育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8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加强缩写、改写与仿写的训练。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写作角度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体裁特点、主题含义及写作手法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给学生写作知识,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写作技能。在学生对课文深入了解后,要求学生当堂对课文进行缩写、改写或模仿写类似的文章。
(3)加强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训练。任务型写作的第一部分是用30字左右归纳所给材料的中心大意,训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对学生有效思维训练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的中心思想即文章的主旨,它是对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的简单陈述,要求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原文的主题。教师可以用三个步骤来对学生进行归纳训练: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复写中心句;用自己的话组织各段中心句。
通过对多次考试所给材料的体裁进行分析,大多数材料都是议论性的或叙事性的,对于议论性的文章通常每段都有中心句,比较容易找,但也并不是每段都有中心句,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归纳每段的中心观点,然后结合各段的观点,找准整段材料作者重点强调或支持的观点;叙事性的材料通常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给我们启示,从中所得的启示一般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这个故事通常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后,一般不能照抄文章中的句子,要把原文中的句子变形。如何把文章中的句子变为自己的呢?可以从用同义词替代、肯定句与否定句转换(反义词)、句式的转换这三个方面着手,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把这个句子“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转变成以下几个句子:
1)What we should do is to tak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2)It is high time for us to solve the problem.
3)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经过这样一变,就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大意了,而不是抄袭原文的句子。需要强调的是,引导学生注意:直接把各段的中心句拼在一起并不是对整篇文章的归纳,而是要对各个中心句进行加工修饰,增添一些过渡词或连接词使句子自然衔接,并且要控制字数为30字左右。同时引导学生归纳文章开头时通常会使用这些句子: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
The passage shows/presents us a fact that(an idea/…)that…
The writer/author of 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Just as the writer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a story about…
此外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归纳文章的大意,以填中心词或归纳某一段的中心大意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4)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从平时学生的习作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作文写作内容空洞,没话可写,观点不新颖。教师可利用每单元阅读文章为素材,以话题为向导,用提问的形式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如学习“Global warming”这个单元时,教师可在学习本单元新内容之前提问,如“What are the causes of global warming?”,“ 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 ”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对于如何处理全球变暖问题,一般学生只会想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如何来节能保护环境,教师应引导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进行想象,如国家采取的一些措施以及在上海世博会上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主题馆展示的一些节能的高科技产品等。学生通过对话题的发散思维,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较充实,观点也很新颖、独特。
4.批改形式多样化,及时反馈评价
毋庸置疑,要提高学生读写任务型写作能力,平时必须多加强这类题型的练习,练习后教师应采用多种批改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读写任务型写作兴趣。一般可采用教师批改、学生互改、面批面改、课堂上即写即改等几种批改形式。另外,教师肯定性、指导性、鼓励性评语也能使学生渐渐爱上读写任务型写作。评价是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反馈。在评价时,教师应把握分寸,态度要中肯,言语要适度,要充分体会学生写作的困难,多鼓励,少责备。适当放大优点,给出合理建议。以学生愿意接受建议,最终能认真修改为目的。可见,恰当的评价会给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用之不竭的动力。
三、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