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写任务型写作能力现状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58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中生读写任务型写作能力现状教育论文
摘要:
读写任务型写作是近年来高考出现的新题型,主要考查篇章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典型的读与写的结合。针对学生读写任务型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在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在高考中的读写任务型写作能力提出了实践性对策。
关键词:
高中;读写任务型写作;写作能力
近年来,新课改对高中英语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高考英语读写任务型写作,这对现在的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和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以写作的形式重新输出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这样说,高考英语对写作越来越重视,其中,读写任务型写作在高考英语作文中举足轻重,因此,探讨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读写任务型写作能力对高考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高中生读写任务型写作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我国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读写任务型写作集阅读、归纳和写作三位一体,其主要考查学生的篇章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按要求先读后写,就是先让学生读一篇英语材料文章,然后用大约30个词归纳这篇文章的中心大意,再按中文要点提示进行写作。这是典型的读与写的结合,既考查了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概括写作的能力。读写任务型写作一般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记叙文要求根据材料内容,按提示叙述类似经历、表达观点和态度。而议论文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文章辩论某种观点,多以社会现象或者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为主。一般来说,考生首先要通读所给的材料,领会要点,提取要点。然后充分论证所提取的要点,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沿着材料的要点向纵横方向延伸。这类题型要求考生对主题进行想象、判断、推理、抽象等复杂思维活动,写出见解明确而又有说服力的短文。可见,这无论是对学生的学还是对高中英语教师的教都是巨大的挑战。目前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普遍较差,从学生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学生在读写任务型写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下笔困难,不会归纳,句子表达不通,文不达意;所学词汇的运用不够准确,遣词造句能力不强;句式结构单一,上下句衔接不够连贯,内容简单;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地道,经常出现“中文式”的英语;语篇结构不合理,往往不按要求和提示写;文体不清,格式不规范,不注意分段等。
造成学生英语读写任务型写作问题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对读写任务型写作教学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滞后。尽管写作在高考中所占分值的比重不少,许多英语教师也确实在写作教学上下了许多功夫,但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产生错误的想法,认为新课标所要求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写的能力最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要求和得到提高,因此,觉得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写作上不值得。更有甚者认为,还不如干脆放弃写作。
第二,教学方法守旧。不少英语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写任务型写作时常运用一些陈旧、低效的方法,教学方法活力不够,往往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自然习得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么“蜻蜓点水”,或抄下参考答案让学生背诵,要么明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欠缺,却硬让学生去写,而学生也深感头疼,结果写出的短文自然是错误很多。然后,教师便不辞辛苦一篇一篇地去批阅、圈点、更正,再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其错误原因,知道如何去正确表达,但却收效甚微。
第三,英汉思维有差异。由于中西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导致汉语与英语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学生在运用英语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汉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即我们常说的负向迁移,从而导致学生的英语读写任务型写作问题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