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 > 正文

物流实训基地课程构造论文

5 次下载 2 页 223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物流实训基地课程构造论文

  一、物流实训基地功能

物流实训基地课程构造论文

  物流实训基地旨在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学生在模拟环境中的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物流各个基本环节的操作与管理,掌握物流信息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物流管理岗位上需要的技能,掌握物流设备的原理与基本操作,通过与理论的结合,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同时,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必要的环境。根据物流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结合女性物流人才从业特点,在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建设中,建立1个实训中心和5个实训室,即仓储配送实训中心、物流认知实训室、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运输管理实训室、报关报检实训室、国际货代实训室。物流认知实训室主要设备是物流沙盘、设备模型、演示系统,主要目的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了解物流到学习物流再到使用物流,有良好的衔接。物流信息技术实训室主要设备是条码设备、POS、RFID、手持终端,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运输管理实训室主要设备是GPS,主要目的是培养调度员、客服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报关报检实训室模拟海关和检验检疫大厅业务大厅,训练学生的报关和报检技能。国际货代实训室模拟国际货代公司办公环境,训练学生的国际货代操作能力。仓储配送实训中心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立库、AGV、电子标签拣选货架、生产流水线,主要目的是培养仓管员、拣选员、配送员岗位的仓储、分拣、配送等方面的技能。

  二、课程体系构建总体要求

  1.以适任岗位及能力定课程,积极推进项目型课程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明晰物流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并据此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职业基本能力培养,以“必需、够用”为度设计课程,“职业要求什么,课程就设计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突出课程的职业针对性、应用性、实用性,打破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推进项目型课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工作实际密切结合。

  2.充分利用物流实训基地资源,突出职业基本能力培养

  以物流专业人才知识与技能标准来规范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物流实训基地资源,安排类似或接近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训练,以促进相应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职业素养的形成。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吻合,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高职实践教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要求相一致,体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实际生产过程的高度相关,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3.“课证”融合,继续推进“双证书”制度

  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劳动就业制度,继续推行“双证书”制度。融“证”入课,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将含金量高的职业考证纳入教学计划中,根据职业资格标准来安排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核心课程要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基本一致,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覆盖中高级职业资格标准的所有知识点、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并选择与专业核心技能紧密相关的1至2个项目在职业能力课程中安排相应的集中实训环节。

  4.加强素质教育,扩大学生选学范围

  加强素质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在人文素质类课程(包括女性特色类课程)、自然应用类课程、身体素质类课程、实用英语类课程、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等选修课程,强化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兴趣爱好。

  5.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满足市场

  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落实学分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方向培养,完善限选课,调节专业定向性与就业适应性之间矛盾。通过限选课,突出课程的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化,为学生具备进入专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