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班级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和谐发展论文

本文共计24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班级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和谐发展论文

  “班级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是我校09年11月申报 “十一五”淮安市重点课题,在研究中我们主要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班级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和谐发展论文

  一、关于学生个性的分类

  如何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教学,如何促进不同个性学生在不同层面上都得到发展,我们只有科学的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分类,才能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此,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根据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尝试着将学生的个性分成活跃型、能力型、完善型、平和型四大类。

  平和型,这类学生大多是抑郁质的人,性格内向,感情丰富,思想清晰,但为人胆小孤僻、敏感、怯懦;完善型,这类学生大多是粘液质,人安静沉着,动作迟缓而不活动,情感发生慢,认真踏实;活跃型,这类学生大多是多血质,表现为活泼好动,情感发生迅速而不能持久,思考问题敏捷,但做事常出错,他们不能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情,做事马虎不认真,他们的房间时常杂乱无章、书包乱七八糟、时常找不到东西;能力型,这类学生大多是胆汁质,人精力充沛、情感言语强烈、迅速难以控制,在生活中表现勇敢、顽强、竞争心强,但平时做事急躁而粗糙,脾气暴躁。

  二、关于个性化学习课堂的教学及策略

  如何在班级教学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学习,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培养的方法与途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在课堂上,这就需要一个载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确立,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特点,我们确立了以下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操作程序

  (1)模式的总体框架:启→学→辩→练→知

  (2)模式结构:启(3分钟)→学(14分钟)→辩(10分钟)→练(9分钟)→知(4分钟)

  (3)教与学活动的特点及表现

  教师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表现特征

  激趣→活自学→新旧知联系

  辅导→准探究→寻找新旧知识的渠道

  讲解→精生成→构建新知体系

  点拨→巧练习→概括运用新知

  评价→扬明理→分层次掌握新知

  教学模式操作要点

  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改变。本模式的基本原则是使学生学会自己学,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实践中教会学生学习,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形成新的学习能力,求得主动发展,简言之,教是为了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为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本模式对教师备课的要求更高、更难了,教师在备课时除了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把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点融为一体之外,更要突出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际。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个性特征,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还要关注学生可能有的潜能,有的放矢,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达到发展,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课堂组织形式的改造。首先是教师用来讲授新知的时间,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要逐步减少,一般来说不超过一节课的三分之一(因年级不同、课型不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每个环节设计的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一个概数。第二是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第三是把小组活动引进课堂,使学生互学、互查、互帮、互评,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教学模式的变式。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性概括,也是教学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模式,应用于各年级、各学科、以及学科的.各种课题时,又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多样性。依据年段学科、课型的不同特点,必然产生多种多样的变式, 经过一年的改革实验,现在基本模式之下,已形成了多学科的子模式群。

  三、关于个性化课堂评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