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精选16篇)(第24页)
318 次下载 29 页 4478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第三部分: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题名称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四)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五)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 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 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八) 现有基础
(九) 经费估算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三)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主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四)现有基础
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五)经费估算
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课题开题报告 篇13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崔峦老师关于“语文素养”作了以下的阐述: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其中比较重要的四点是:
a、丰富的语言积累、背诵一定量的优秀语段和诗文。“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
b、熟练的语言技能:基本的阅读技能(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口头交际技能(会话、独白)、基本作文技能(写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最基本的语感(正误感,连贯感)。
c、良好的学习习惯。
d、深厚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其次观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身为中国人,作为教中文的教师,不少的老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对国学的精粹知之甚微,用之更甚少。随机抽查任何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能全背《三字经》《千字文》的有多少人?能背《论语》的更是凤毛麟角。学生也是如此,一个毕业生,小学或初中毕业后不懂、不会背《三字经》《千字文》的人比比皆是。而这些都是最普通、较为浅显的国学经典啊!
作为老师,我们心痛的觉得,现在的学生缺少人文素质,不懂礼仪,不会关爱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替他人着想,更加不会待人接物。很多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意识到培养读书和知礼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对小学的读书和知礼养成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读书的研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整体提高教师和学生人文素养;通过知礼养成教育的培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逐渐将国学精粹“礼”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提高个人自身修养,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个人素养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