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门站设备管理工作探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9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2提升门站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
门站员工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仅仅是一个入门的过程,要全面了解门站各项机械设备、电器设备、通讯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需要一个长期、持续性的过程。因此,门站自行组织的日常岗位练兵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常规性地照本宣科,讲解人员通过解读PPT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形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过多地侧重于理论而忽视实践。因此,在参与检查时,笔者建议,在进行每一项岗位练兵期间,要到现场去,到设备跟前去,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最有效地提高操作水平。同时也要利用每一次设备维保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积累解决设备问题的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断地向别人学习和讨教也是在无形中提高自己。
2.3解读制度,制定细则
制度约束行为,服务于工作。各个门站的员工有的刚迈出校园,目前大部分都比较年轻,在解读制度和制度执行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因此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交接班交接不清、巡检制度执行不到位、日常工作完成不及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是不在少数,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还未有一个明确的实施细则来指导员工工作。上级部门制定的制度大多数是指导性的,到了站场员工层面执行某一个制度时就有可能会拈轻怕重,挑简单的、不费力的来,扭转员工在执行制度上消极态度比较有效的做法就是细化制度、明确内容。
门站要以公司相关制度为指导,比如可以自行制定《门站交接班、巡检补充管理规定》,明确了每天的交接班路线、交接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巡检次数和项目,确保无巡检死角。作为门站的管理人员,细细解读每一项下发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勤思多想,制度需要补充和完善,更需要监督和执行。有的门站站场地坪在经过处理后,面貌焕然一新,门站设备进行防腐处理后看起来更加富有朝气和力量,但由于设备保养的不及时,导致设备和门站卫生面貌较差,掩盖了其应有的光彩。
笔者在检查过程中建议,各门站可以结合该公司制订相关的保养制度,例如:班组成员每班次对自己所属的设备区域和卫生包干区进行打扫,对需要润滑保养的设备进行重点维护,并且门站各个负责人还亲自为各位员工进行示范,但是效果依然不够理想,鉴于此,门站设备负责人在月度例会前进行设备检查,用相机拍摄保养不到位的地方,将问题集中起来形成消项表和文字材料,将保养质量进行排名,并在每月月度例会期间让参会人员共同观看自己设备保养不足之处,并且建立奖罚机制,与月度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此举可有效促进站场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性,为改善了门站场的整体面貌,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3、结语
通过以上不难发现,提高设备管理工作水平重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人、设备、制度;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提前发现解决设备隐患,不断完善、细化工作制度细则,三者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中提高。其中“人”是贯穿整个设备管理工作周期的重要因素,在这个长期、持续性的工作中,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更要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