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管理 > 正文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0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六)低强度利用区

  该区域包括全部缓冲区以及实验区中生态比较脆弱的区域,在低强度利用区中,只能够偶尔接待小规模或者个人的旅游团体。在该区域中实施旅游活动,则需要加强巡护力量。同时,除了必要的游步道、交通通道以及对生态环境没有太大影响的项目外,其他建设开发活动不允许在此区域进行。

  (七)中强度利用区

  中强度利用区是介于高强度利用区和低强度利用区之间,在开发中强度利用区时,规模的大小需要契合实际需求与开展有效性,在该区域中,可以实施一些基本开发,或者一些限制性的开发,比如亭子、桥梁、公路、观景点、解说牌、健康步道以及小型停车场等。

  简而言之,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其前提条件就是规划设计能够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其原则是旅游开发进行时,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此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规范,能够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给予旅客别样的空间氛围。

  参考文献

  [1]刘胡蓉.基于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性开发——评《自然保护区旅游地学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19(6):104.

  [2]陈明霞,孙旭伟,巩娟霄.森林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生态价值评估与保护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19(5):193-198+213.

  [3]李桂凤.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思考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9(19):253-254+257.

  [4]鲁有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8):152-153.

  [5]代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研究——评《生态旅游》[J].环境工程,2019(9):218.

  [6]王迎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9):20-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