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管理 > 正文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现状论文

12 次下载 2 页 2123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现状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现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现状论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自然保护区迅速发展,但“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的发展现状使得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就需要对旅游管理对策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

  引言:

  我国民族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旅游蓬勃发展,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文化意识和生态意识薄弱,一些民族地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资源及民族文化的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的`矛盾突出,制约了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化道路。与此同时,在“美丽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引导下,我国越来越重视自然保护区旅游的生态化,因此,推进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更是迫在眉睫。

  1、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现状

  现如今,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较为薄弱,服务接待设施不齐全。如马山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马山县“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达标情况表显示,截至20xx年,马山县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县域污水集中处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以红水河景区沿线的村庄为例。目前兴华村路灯建设尚未完全普及,且未利用太阳能来发电,而是仍连着农户家的电线电缆。道路两旁、河岸两边垃圾桶均未设置,村民们倒放垃圾要走较远的路,垃圾倒放点相对简陋,道路上不时能看到食品包装袋。河岸两边及河道无相关提醒游客爱护生态环境的指示牌,导致生态环境与水体环境随着游客进入量的加大逐渐恶化。目前马山县各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周边的民宿总的来说较为匮乏,且服务设施不齐全,接待的游客量有限,导致过夜游客较少,对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大。同时由于厕所革命的建设尚不成熟,部分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没有公厕,游客只能去到附近村民家排队上厕所,不仅给游客带来了不便,也对村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对策

  (1)环保生态化。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马山县自然保护区旅游在发展中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垃圾倒放与处理不当,使当地的湖泊水体受到污染,进而影响到整个自然保护区的风貌。基于此,马山县应继续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来规范自然保护区垃圾的倒放与水体环境的治理;对小都百、弄拉等重点景区加强生态绿化,完善城乡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减少碳排放;继续深入开展“美丽马山·宜居自然保护区”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环境进行全面整治;继续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增设民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生态环保建设中,实现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2)农旅、文旅结合生态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产业,民族地区相对较封闭,但农业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要实现自然保护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应使旅游与农业、民俗文化协调发展。马山县金银花、旱藕、桑蚕、红薯等农产品资源丰富,应充分利用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产品、无公害蔬菜基地等,增设休闲农业园区;利用红水河等河域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合理开发渔业;发展林下养殖,鼓励村民把家庭养殖转到山脚林下,集体养殖,重点发展黑山羊、里当鸡等特色养殖品牌,规模化开发生态养殖业。以“三区一带一中心”为目标,以古零镇为重点,对农业进行集中连片开发,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地域风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同时建立较完善的地方性分配体系,制定合理的分配标准,以保障村民利益为主,处理好当地村民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为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