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物工程 > 正文

浅谈西瓜新品种汴杂九号栽培技术(第2页)

本文共计43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4.1常规育苗管理。在瓜苗出土后要适当降低苗床温度,防止幼苗徒长形成高脚苗,白天温度掌握在20~25℃,夜间保持在12~15℃。汴杂九号是对肥水比较敏感的品种,苗期为防止幼苗徒长,在苗床灌足底水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浇水,出苗前不浇水,1片真叶展开前若中午叶片出现萎蔫,可喷少量温水。在瓜苗生长过程中,若营养土中营养充足,苗期一般不再追肥,如发现缺肥现象,可以结合浇水少量施肥,一般用0.1%~0.2%尿素浇施。注意喷洒叶面肥浓度不能太大,否则会形成烧叶。
  3.4.2嫁接育苗管理。从嫁接到成活约需10d左右,这个期间为了促进接口愈合,必须做好保湿、保温、遮光、放风和除萌等项工作。这10d内要实行分段管理:①1~3d,棚室要密封,小拱棚加覆盖物,避免阳光直射苗床,防止嫁接苗萎蔫,棚内湿度要保持在饱合状态;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5~18℃。②3d后,早、晚可见散射光和侧光,将棚内湿度控制在90%~95%之间;温度白天保持28℃,夜间不低于15℃,超过35℃或低于10℃都会影响成活率。③7d后嫁接苗基本愈合,温度白天25~28℃,夜间13~14℃,开始放风炼苗,放风口由小到大,逐渐加大通风量,晴天中午光照强,必须用草苫遮光。如果棚内温度不够,也可隔苫遮光。④10d后同常规育苗的苗床管理。
  采用靠接法时要适时进行接穗断根处理。一般在放风后1~2d,如果嫁接苗不萎蔫,接穗便可断根,在接口下1.0cm和钵面处各切1刀。断根前1~2d将苗床浇足水。断根后中午仍要遮光1~2d。另外嫁接苗在苗床生长期间,砧木仍有侧芽萌发,如不及时摘除会影响接穗生长。因此,要及时除掉砧木上的萌芽,但不要损伤接穗和子叶。
  3.5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和地下害虫。防治要结合农事操作同时进行。①配制营养土时,1m2可拌50%多菌灵可湿粉8g或50%甲霜灵可湿性粉8~10g,以有效防治苗床土壤的枯萎病、猝倒病和立枯病。②播种后出苗前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浇灌苗床防治种蝇等地下害虫;出苗后可以使用40%乐斯本乳油1 000倍喷雾。③在作好苗床土和种子的消毒处理后,如果遇到多雨寡照天气,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可在晴天中午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8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甲霜灵可湿粉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适时定植
  
  4.1定植适期和密度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日最低气温不低于5℃,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便可定植。华北地区露地定植一般在4月最后1次晚霜过去即可定植;地膜覆盖或天地膜双层覆盖栽培时,可以适当提前定植。由于该品种生长势强,不宜采用放任生长,以三蔓整枝为好。行距180cm左右,株距60~70cm,定植8 250株/hm2左右。
  如果定植的是嫁接苗要防止自生根,定植时接口部位应高出地面1cm左右。
  4.2 定植时病虫防治
  根据土壤带病虫情况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土壤的病虫害。使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45~60kg/hm2,均匀撒施后与土壤充分混合,防治根结线虫,兼治地下害虫;使用重茬灵30kg/hm2施于定植穴内枯萎病。
  
  5定植后的
  
  5.1苗期管理
  指从定植到团棵的一段时期,包括缓苗期和团棵期。缓苗期主要是要及时检查定植后的活苗情况,发现有死棵或成活不良的植株要及时进行补苗和换苗。苗成活开始生长后及时浇1次透水,一是让苗周围的土壤充分沉落,使瓜苗根系和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生根发棵;二是为瓜苗伸蔓提供水分,以保证整个伸蔓期对水分的要求。
  5.2伸蔓期管理
  指团棵后到雌花开放的一段时期。这一段时期是西瓜植株和根系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田间管理。在施足基肥和浇好定植水和缓苗水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浇水施肥,以便控制植株疯长,促使植株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即使遇到干旱等特殊情况需要补浇或追肥时,也要控制不用大水漫灌、适量追施复合肥;汴杂九号分枝能力强,进入伸蔓期后,要及时进行整枝压蔓。整枝以三蔓整枝法为好。结合整枝过程要进行压蔓,压蔓的作用主要是让田间的枝蔓叶片分布均匀、不互相挤压翻转扭曲,以达到充分利用光能制造养分。一般天地双膜覆盖时使用明压方法,单层地膜覆盖或陆地栽培时采用明压暗压都可以。如果大田有枯萎病菌、定植的又是嫁接苗,不能压蔓,以免生长自生根,同时还需要对爬蔓畦采取覆盖稻草等措施,防止接穗生根和植株感病。如瓜蔓上发生不定根,应及时抹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