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生物工程 > 正文

浅谈旱地网室马铃薯脱毒原种扩繁栽培技术(第2页)

15 次下载 2 页 286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7.2合理密植。微型薯的大小差别很大,应分级播种,1.50~3g的微型薯适宜的播种密度为7 000~9 000株/667m2,3g以上微型薯适宜的播种密度为6 350株。
  2.7.3种植方式。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70~75cm,窄行25~30cm,株距15~21cm,按行距开沟,人工点播,播种深度为5~10cm,结合播种开沟,集中施用种肥,亩施磷二铵10kg、尿素10kg,硫酸钾5kg。
  2.8田间
  2.8.1查苗补苗。出苗后要查苗补苗,对缺苗严重的地块及时补播,以保证全苗。
  2.8.2中耕除草。苗出齐后尽早锄草1次,结合锄草深松土壤。现蕾期结合培土清除田间杂草。生长后期根据情况再锄草1次。
  2.8.3提早培土。应在现蕾期进行,从宽行中取土,培放在窄行上,形成15~20cm高的垄,在保护好下部叶片的前提下,植株周围要多培土。
  2.8.4水肥管理①浇水浇水应根据降雨情况灵活掌握,正常情况下,应在现蕾期、盛花期和终花期各浇水1次,灌水量不能过大,防止积水,有条件的应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②追肥结合培土,亩追施尿素5kg,硫酸钾5kg,防止植株早衰,促进结薯。
  2.8.5病虫害防治
  害虫防治主要是防治蚜虫,播种后尽早覆盖防虫网,苗出齐后,棚内喷施1次敌杀死,团棵期喷施1次抗蚜威或一遍净,以后个别棚内发现蚜虫危害,应及时喷防治。
  病害防治以晚疫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在盛花期、终花期和块茎膨大期各喷施1次杀菌剂,选用甲霜灵锰锌、杀毒矾、安泰生、雷多米尔等。在连续阴雨,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晚疫病容易大流行,要以杀毒矾为主,与其他药剂交替或混合喷药防治。细菌性病害用农用链霉素防治,按使用说明书要求,与防治真菌性病害结合进行。
  2.9收获与贮藏
  2.9.1提早收获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时,提早进行人工割身秧或用0.10%~0.20%硫酸铜溶液喷洒地上部分。防止地上部病菌侵入块茎,割秧后10~15d收获,以促进薯皮老化。收获时要尽量减少破薯、烂薯,防止薯皮受损。
  2.9.2 贮藏
  贮藏库(窖)的消毒原种入库前,要对贮藏库进行1次清扫,然后用百速烟剂或硫磺熏蒸消毒。
  种薯预冷种薯收获后带有大量的田间热,应在库外预冷1夜后于第2天早上入库,防止库温升高。
  贮藏库的管理入库后前期库温高湿度大,以降温排湿为主,加大夜间通风量,贮藏中期正值寒冬,以保温增温为主,防止种薯受冻,贮藏后期以降温保湿为主,防止种薯提早发芽和失水,贮藏期间要定期进行检查,清除病烂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