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精选11篇)(第9页)

本文共计366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③存在不按规定频率检验的情况。例如:在路堤及“三背”(墙背、桥背、涵背)的填筑过程中,按要求必须严格控制填筑分层厚度和压实度。

  1.3施工质量管理控制问题。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施工违法分包和转包现象普遍、借资质投标情况很多,中标单位对现场实际施工质量的管理很弱甚至形同虚设。很少有单位对专业分包队进行严格管理的,甚至合谋偷工减料;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和管理力量差,很多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及管理人员缺乏施工经验,宏观控制和微观把握能力不强,这直接导致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受到影响。

  2、建筑施工的创新管理

  2.1 更换观念,转换机制

  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单位的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2.2 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来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管理

  只有建立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制度,选择组织好施工队伍、材料和实施方案及安全施工的管理。签订施工承包合同与专业分包合同,以及合同文件的准备;合同的谈判、修改、签订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管理等工作。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质量教育,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用铁的手腕,铁面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

  2.3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

  提高工程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信息化管理。工程从中标到竣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有着重大的作用。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4 强化员工素质,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行业较低的员工素质、较差的安全管理状况导致了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因此,建立起职业化的经营管理制度、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技能化的操作工人队伍,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必然选择。

  3、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经营管理上做到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就必须建立一个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创新,努力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朱 震.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浅析[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06(4).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6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预防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1、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巨增。据报道,2006年达到4000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200万人,占行业职工总数的81%,而经过培训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农村从业人员不足80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2%。多数来自农村的从业人员因文化程度较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再加上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培训或是教育不到位等,这一部分从业群体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死伤众多。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