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第5页)

本文共计100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5

  一、杠杆

  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滑轮的应用

  1.定滑轮

  (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

  (2)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1)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支点是上端固定的那段绳子与动滑轮相切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

  (2)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

  (1)连接:两种方式,绳子可以先从定滑轮绕起,也可以先从动滑轮绕起。

  (2)作用: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3)省力情况:由实际连接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决定。绳子段数:“动奇定偶”。拉力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是绳子的段数,h是物体移动的高度。

  4.轮轴和斜面

  (1)轮轴: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是一种省力机械。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F2,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F1,轴半径r,轮半径R,则有F1R=F2r,因为R>r,所以F1<f2。< p="">

  (2)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的坡度越小,省力越多。

  三、功

  1、功

  (1)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两因素缺一不可。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受到了力,但保持静止。②物体由于惯性运动通过了距离,但不受力。③物体受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互垂直,这个力也不做功。

  2、功的计算

  (1)计算公式:物理学中,功等于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W=Fs。

  (2)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J),1J=1N·m;F表示力,单位是牛顿(N);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3)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①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即明确公式中的F。②公式中的“s”是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必须与“F”对应。③F、s的单位分别是N、m,得出的功的单位才是J。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常用单位还有kW。1kW=103W。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