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美学散步》读后感(精选12篇)(第3页)

本文共计161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个人看到的景色是否美好,多半和此人得心境由关,也可以说景色的美否是由心来决定的。心也会限制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各广阔的世界。我们从外界的事物上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从而在再次面对着世界时能了解地更深,看地更透彻。生命就是美。某一事物是否是美的,那是人的一个主观判别,不是属于事物的属性。美永远是主观世界里特有的产物。因此,我们也不能说美是什么,只能说什么是美的;也可以说,美不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物给人的感受。生命带来了美,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美。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美学散步》中每篇文章皆是珍奇的宝石,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辉,或论诗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乃至代表着整个宇宙之美的事物,“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他”。

  《美学散步》读后感5

  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最想谈论的是这个章节——《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说来有些惭愧,不是其他的内容不值得写,而是觉得还无法把握好力度去写其他内容的读后感,或许还要再多读几遍才可以放心落笔,所以我决定就先从我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入手,关于意境。

  在此之前,我对意境的了解还停留在《人间词话》之中。其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而且在开篇就描写了作者心目中的境界为何物:

  [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而《美学散步》中的境界又有些不同,其中说道,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他说艺术境界介乎学术境界(真)和宗教境界(神)之间,艺术境界主于美。

  好像这二者(两本书)之间的不同,就是一个切乎于文学角度,而另一个切乎于美学角度。而美学角度又更接近玄学,是的,我觉得这段说辞总有些玄乎,且奇妙。这一点也可以从最开始“论文艺的空灵与真实”中找到。生命的境界广大,包括着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这一切都能反映在文艺里。文艺指示着生命的真谛,宇宙的奥妙。

  在艺术的境界与山水之中提到,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初中的语文学习中就开始了,譬如“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我认为这些种种之手法都是这个意思。作者通过景物寓之情感的表达,那么这就是一种境界。但是这却并不容易,在美从何处寻之中提到:我们要把整个情感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应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我明白了,这是方法。

  庄子认为: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是道、舞、空白。写到这里,感觉艺术意境一下子就拔高了许多,更为玄学却也更为透彻了。尤其是“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总之立意拔高了,那么关于对意境的追求也忽然拔高了,是深入灵魂的“艺”的“美”的追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