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本文共计28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总结

  摘要: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就是让老师与孩子们能够平等交流和合作探讨的教学,它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激励学生都能各抒己见,学生会在彼此的思维碰撞和教师的引导、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逐步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情境、环节、手段、练习

  引言:20xx年10月13日至14日我有幸被学校派往合肥参加“和美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会,观摩了十位专家或名师的现场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学习之后,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

  在学校日常的公开课教学中,有不少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比一节简单的、朴素的家常课好。我考虑应该是教师更多的关注了自身的课堂表现,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中学生彼此的思维碰撞的火花。而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就是让老师与孩子们能够平等交流和合作探讨的教学,它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激励学生都能各抒己见,学生会在彼此的思维碰撞和教师的引导、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逐步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结合此次学习所得和自身的一线课堂实践经验,谈谈在情境、环节、手段、练习四个教学环节中的浅显的认识。

  一、情境

  良好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领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实施。但实际课堂中更多的情境创设往往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与热闹,而忽视了数学内在的思考性和高效性。因此在情境创设时,应该简洁一些、高效一些。

  在合肥之行的学习中,观摩了周卫东老师的《再认识百分数》一课,使我深深地被周老师的简洁教学情境所折服。

  周老师在一开始就直接发问:你认识百分数吗?随后请了两名学生上台板书了自己认识的百分数。紧接着周老师继续发问:什么是百分数?(课件同时出示发问内容:什么是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

  这样的创设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一个问题提三遍的方式,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直接切入课题。

  二、环节

  一些老师在准备示范课的时候,费尽心思地查阅和搜集资料,想把所以搜集到的资料都塞进教学中,使得课堂安排得过满。而学生上课,就像应付差事,走个过场,根本来不及思考,更别说领悟了,整个课堂像是安排好的'话剧表演。

  在观摩黄爱华老师的《比的认识》教学中,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提出了二个问题就很好地解决了环节设计过于烦琐的问题。

  问题1:什么是比?

  生:两个数相除。(这是书本对于比的定义)师板书:a:b=a÷b

  师:为了说明数量关系,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比就是为了说明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问题2:有什么用?

  用处一:比较大小

  用处二:变化量中不变的量

  用处三:不可比性变得可比性

  仅仅用这两个问题,就把这一课堂环节浓缩了,而且真正达到了以生为本、简约高效的目的。

  三、手段

  在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形式”重于“内容”的倾向,辩论、角色表演、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具展示等异彩纷呈,只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法都硬生生地镶入课堂。而这些方法引入课堂只是带来了热闹。

  而在罗明亮老师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课堂教学中,紧紧是让学生对另一个学生提出质疑的方式就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学生思维直接地碰撞都是在围绕着课题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