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前馈式沟通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9 次下载 2 页 316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前馈式沟通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前馈式沟通模式分别运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从而研究此种护理沟通方式在手术室护理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0余例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1200余例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配合和护理下,均成功完成手术,未有1例患者因为护理配合不当而产生并发症或者死亡。结论:前馈式的沟通护理模式对于手术室开展优质舒适护理服务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也有助于保障手术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前馈式沟通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前馈式沟通;手术;配合;护理

  前馈式沟通就是在前馈控制的基础上衍生过来的一种沟通方式,所谓前馈控制即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的信息、掌握其规律、预测其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近两年来为了确保手术护理的安全,预防手术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我院将前馈氏沟通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共设置4间手术间,至年底共有护理人员15人,于2014年~2015年手术患者1200余台,其中腹腔镜阑尾202台,腹腔镜胆囊353台,膝关节、髋关节置换82台,椎弓根钉51台,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02台,Ommaya术46台,其他手术360余台。月平均手术量为80台左右。

  2方法

  2.1术前的前馈氏沟通

  2.1.1术前与患者的沟通

  每位患者因为对手术及麻醉都存在着紧张和恐惧,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刺激,如果得不到缓解将会影响手术和麻醉的效果,甚至加重手术后的不良情绪反应,加重术后的不适感,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发现严重的焦虑可导致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明显增加,从而抑制抗体生成,增加手术感染的可能性和减慢伤口的愈合[1]。因此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可掌握患者的情况(生命体征、诊断、拟定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药敏史、实验检查结果、有无活动义齿及隐形眼镜、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重要脏器功能状态、有无感染、营养状态、身高体重、生活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以便在围术期实施正确的护理。通过介绍手术及麻醉注意事项,缓解患者术前的恐惧心理,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此外同时也要注意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特别是在让患者家属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时要告知家属其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沟通时注意方式和技巧,防止造成患者家属过度的担忧或者过于的忽视其手术风险而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2.1.2术前与医生之间的沟通

  术前手术室护士需与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进行沟通,了解该手术主刀医生对手术的要求、体位、特殊偏爱、使用的特殊器械、用物以及麻醉医生的用药、操作习惯和各种麻醉方式的不同麻醉前准备的物品,避免术前准备不充分的情况发生,积极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筹备和确保各种手术室仪器的性能以及工作状态并注意制定多种应急预案,预防术中意外。

  2.2术中的前馈氏沟通

  2.2.1术中与患者的沟通

  进入手术室往往都会让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负性心理情绪。护士首先要做到尽量减少患者单独呆在手术室的时间,在再次认真核对病历及手术通知单后,仍需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成其主动配合手术。如:积极向患者简单介绍周围的环境,手术人员、手术操作的简单流程,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及时给予满足,向患者解释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意义,争取患者的合作,掌握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人的心理状况[2],与患者沟通时要做到语义准确、言语恰当、声调柔和,避免指令性语言的使用[3]。手术中巡回护士应随时注意患者意识或情绪的变化,予以安慰或者积极配合手术医生或麻醉医生进行处理和疏导。如: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患者身体部位的暴露及注意保暖。对于手术中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可通过无声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如轻轻按摩患者紧绷的肌肉或者双手,以温暖亲切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关系与体贴,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的情绪;手术中不管患者是否清醒,都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避免患者产生不被重视及不安全的感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