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本文共计25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校企合作的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根据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发展,高职院校增设金融保险专业以培养金融专业人才。作为新兴的专业,如何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都成为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方法做出探讨。
【关键词】金融保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一、我国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重心,对于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将其放在了重要的方向发展。因此,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金融保险专业,但是,如何培养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成了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将上层经济建筑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而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结合具体的市场需求实际。目前,在人才市场上,针对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与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人才的需求量,而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决定了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水平。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金融保险专业知识的有用人才,为社会金融保险行业输送大批的优秀的人才,为建设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但是,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开设金融保险专业,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没有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没有构建出出完善的课程大纲,甚至连一套合适的教材都没有。这对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极大的束缚。
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体系不完善。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就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宗旨。由于金融保险专业作为近几年响应国家号召、顺应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专业,大多数开展这个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还存在及其强大的疑问与困惑。没有一系列完善的教学体系,人才的培养十分迷茫。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也不免产生疑问:应该重点培养怎样的人才,应该教育怎样的知识观点。
2.教学方法与考核如何改革。金融保险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定与传统的高校的教育有所改革。是坚持教学实践相结合还是在此基础上增添特色课程教育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再者,对于考核方面,采取传统的书本考试与高职教育的原本目的不符,而采用实践考核,没有可以借鉴的前车之鉴,不免违背考核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3.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知识储备要过关,除此之外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基础素质还有综合素质都需要过关。金融保险专业更需要专业的学生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应对不确定有风险性的金融行业。
三、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高职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是针对金融与保险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职业有计划的有需求的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金融专业的知识技能和保险专业的高级技能,将二者系统的结合。
1.建立多元化的就业体系。以培养学生的金融保险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主,加强其他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教育,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方向的意愿与兴趣,细分专业方向,建立多元化的就业体系,实现教学的灵活性。高等职业院校可以设置类似于保险营销、保险管
理等不同的专业方向,让学生明确金融保险专业的内在含义,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合适的方向去学习、去发展。2.建立制备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制备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就需要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培养计划并加以创新。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技能的培养一直以来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尤其是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更需要有专业的金融保险专业的技能。制备教学体系一定要按照金融保险行业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知识为基础,以实践作为根本方向。如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制备的一系列的教学体系:“一条培养路线,三种实践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