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欣赏论文(第12页)

本文共计241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第二,学校设备、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多媒体设备和设施是音乐欣赏课程能够正常开展的必要保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受到硬件条件限制,部分教师只能采用录音机等放音设备。学生只能从声音上获取素材,缺乏与之相配的感官刺激。音乐欣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能够提供必要的多媒体设备、乐器实物、网络支持和相关的专业教室。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三产中的幼师、音乐教育等专业能够保证基本的配备,但对于二产专业,尤其是机电、汽修等专业很难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造成教室在授课过程中经常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第三,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承担相关专业的音乐专业课教学,而且还承担着各专业音乐欣赏的教学任务。各专业教学目标不尽相同,周课时数不尽相同,教师所教授的专业较多,教师的周课时量较大,教学的进度难以统一,授课教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多头准备。

  五、学生欣赏内容缺乏正向引导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表现为多样性和多元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的限制,很难正确对待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很难对取得的信息进行过滤,对于一些社会化和成人化的内容也表现为全部接受。社会、学校、家长忽视了对于学生音乐欣赏内容的正确引导,没有明示哪些内容可以选择,哪些内容应该选择,对于已选择内容如何进行自我解读。尤其在现今流行歌曲中,对爱情描写的歌曲比例较大,而爱国歌曲、感恩歌曲和励志歌曲较少的情况下,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所选欣赏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需求和思想意境,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六、结束语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困境,需要社会及学校多层面高度重视,切实加大软硬件建设,为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保驾护航。首先,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大音乐欣赏课程的投入比例,切实改善授课条件。不仅要从资金上进行扶持,配备相关多媒体设备和设施,以及授课所需的乐器等器材。而且在师资引进和配备上也应给予倾斜,让音乐欣赏授课教师能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与设计。其次,学校应采用大合唱比赛、配乐诗朗诵比赛、音乐知识竞赛、组建各种乐队和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扩大音乐欣赏的受众比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学校应利用好早操、课间、用餐等时间段,让优美的旋律飘扬在校园,从而为音乐欣赏课程打下良好的氛围基础。再次,教师应立足自身实际特点,完善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保证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立足学生差异性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学习兴趣;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形成主题上进、个性鲜明、充满正能量的欣赏情趣。

音乐欣赏论文(第12页)10

  音乐欣赏是一项以音乐艺术作为媒介,以满足审美为目的的音乐活动。在高校,如何开展审美活动、开展什么样的审美活动、倡导什么样的审美情调都将会对大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音乐欣赏中,只有充分发挥出音乐自身的特质,感染大学生的审美视角,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理念,才能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才能实现音乐欣赏的终极目标――促进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音乐欣赏概述

  音乐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发展现象,是人类重要的精神产物,也是一种最富情感的伟大艺术。音乐欣赏是音乐实现其价值的必经环节,是传递文化的重要部分。音乐欣赏是指欣赏者在接受音乐、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从音乐中获取精神上的满足和理性的思考体验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了对音乐作品中的曲调、乐谱、感情抒发及音乐创作者等多方面的分析,从而产生的与作者的音乐欣赏的共鸣,开阔欣赏者的视野,从精神上体验音乐美。

  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音乐会通过人类的感官系统与欣赏者自身的情感与经历相融合,进而激发出欣赏者对于音乐的独有的理解、感知,进而实现对欣赏者的情操的陶冶和情商智商的启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正因音乐欣赏给人们带来的众多美的体验和享受,近年来各大高校也陆续开设音乐欣赏课程,并以音乐欣赏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