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精选7篇)(第7页)
本文共计215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复杂性与长期性,充足的人才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在冷链物流这个领域更是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想要健康稳定的发展,必然要有较好的人力资源进行保障。基于目前冷链物流人才的情况,需要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大力培养,对科学化和创新化的物流理论进行吸收借鉴,对具体冷链操作进行实际的指导教学。围绕在传授冷链物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专业人员冷链物流操作的技能,以及结合冷链物流企业的实际流程与运作模式,准确高效地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的职业素养。在辽宁省有众多高校和职业类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有效利用教育教学优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拥有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等相关物流专业的院校积极开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冷链物流行业所需的专门人才。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再结合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的先进研究成果,及时改进培养计划,在教学工作上做到与时俱进,因时制宜。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应鼓励设立冷链物流专业方向,开设相关专业方向课及公开课,让更多的学生接受相关专业的教育。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应结合各大高校,建立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开设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并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走校企合作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之路,共同培养冷链物流管理人才,使高校为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同时企业自己本身也应开展相关的岗位技术培训来有效提升冷链物流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员工的薪酬制度和增加更多福利待遇,建立人才发展机制,为员工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
(三)构建完整冷链物流体系
为了使农产品在流通运输过程中保持更好的品质,应建设起产地预冷、冷藏运输、冷链配送、售区冷储等环节全程一体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衔接好每一个环节,杜绝发生“断链”现象。生产者对于果蔬种植、畜禽屠宰、水产捕捞等方面应该选择与农产品相适用的制冷技术与设备,增加冷藏仓库的覆盖面积,解决源产地缺少冷藏储存的问题。运输环节应该着眼于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大力购置新型冷藏车提高人均保有量,装卸所造成的时间停留都要进行考核和监督,若拥有一个健全的冷链运输高速通道,则会事半功倍。消费市场应推广使用多温层的.汽车进行配送,在城区内形成集约化与规模化的农产品配送模式,有效的消费者信息采集处理,使信息网络保持畅通。大力发展第三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增加第三方物流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比重。政府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引导、支持具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和冷链运输企业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积极推进“农户—企业—市场”模式,避免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多级周转造成的低效情况。企业应积极地发挥对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增加第三方企业在行业中的占有量。相关机构应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制定农产品物流链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指导规范,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竞争规则,监督核查企业不法经营行为,防止发生垄断经营和过度竞争的情况,维持市场正常秩序,积极落实发展工作。只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升级,才能够让整个冷链系统效率与效益得到提高。要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全省人民都要积极提高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认识,把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看作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尽管目前辽宁省内发展情况处于初级阶段,在不同层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应该将眼光放长远,脚踏实地的去克服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可观。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无论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还是在城镇农村建设方面都有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这也从侧面表明了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做好的是农村的现代化物流。农村现代化物流作为实现农村产品农业价值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农产品利润、保障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尚不成熟,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农村物流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及解决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