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 > 正文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精选7篇)

本文共计2153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精选7篇)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由于过去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农产品的产量大,但流通效率低,成本高,损耗大。为此,必须加快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促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精选7篇)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 篇1

  1农产品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产品物流相关设施及研究缺乏

  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由于农村道路状况差,各种运输以及仓储设备和加工以及保鲜技术都相对落后,从而导致了较大的农产品物流损耗,不但延长了物流时间,还增加了成本。由于涉及农产品仓储、运输以及通信和装卸等环节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另外,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研究成果相对贫乏,需要进一步加快物流科研步伐,尽快地将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1.2仓储环境不佳

  目前的农产品仓储条件有限,在很多地方缺乏相关的冷藏设备和技术,特别是缺乏鲜活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库房设备只能满足一般农产品储存,不能满足大宗鲜活农产品的储存之需。

  1.3农产品物流成本高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物流速度慢,导致损耗率较高。据统计,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仅为5%左右,而我国果蔬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率高达25%~30%。另外,我国农产品的运输模式多以多批次、小规模的方式进行,导致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增大。

  1.4传统、封闭的自产自销型模式,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

  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的发展仍不发达,传统的农贸集市仍存在县市、乡镇。农户选择将农产品运到集市上进行销售,这种模式虽然减少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很多中间环节,并在交易完成后即可获得收益,但是因农户的资金、生产技术有限,只能对农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包装,致使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民不能得到较大的收益。

  1.5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从事农产品物流业务的企业较多,但是专业的、大规模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却很少,同时农产品物流企业资金实力比较薄弱,在物流技术、运输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不足,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各物流企业之间缺乏系统整合,各自为战,难以满足农产品物流巨大的市场需求。

  1.6物流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目前,缺乏专业性物流人才的现象十分明显。很多物流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工作的时候都会选择留在城市,服务工业物流,很少有物流专业人才选择到农村或城镇服务。此外,制约农产品物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最大障碍就是现有的物流人员技术素质和专业技能都不高。

  2提高农产品物流水平的对策

  2.1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现代农业要改变“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和“流通业”相互分离的传统产业思维模式,促进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流通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以寻求产业链的最佳效益,逐步形成大农业、大食品、大流通、国内和国际大市场的新格局,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种有效的模式。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产品仓储专业化、农产品产地的道路、运输工具和车辆配套等设施的建设。为了降低农产品的损耗,应当将公路或铁路网建设推进到偏远农村,以实现公路、铁路、空运和海运的相互连接并加大对农产品运输和保鲜工具的研发力度。另外,加大农产品库房建设,为了避免农产品的乱装、混装、乱储存等现象的发生,应该实行农产品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2.2简化流通环节

  实践证明,农产品流通若完全按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运行是行不通的。应通过计划、市场的有效调控,让农产品物流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发展。所以,国家一定要做好宏观调控,以各项政策、法规、制度和行业管理等方式,创造一个更有利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同时,应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运输企业及其他农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合作,真正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中间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实行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超市采购成本。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