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原理在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优秀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0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结果
2.1两组6个月后患者满意度优良率比较
采用循证医学原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良率相较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药房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比较
观察组药房管理质量考核评分(91.2±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4.3±5.4)分。
3讨论
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药房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还要保证患者能安全有效的使用药品,确保患者能用最合理、最为经济的药物治疗[5]。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医院药房的管理服务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常规管理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药房管理需求,大多数药房在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和弊端:
(1)缺乏专业知识。虽然大对数医院均采用计算机化工作,但计算机输入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缺乏,且和医师联系较少,只能按照医生所开的处方开药,对于字迹模糊以及处方中的失误也无法做出有效判断,也无法回答患者咨询的一些关于病情药品的问题,这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医疗纠纷事故。
(2)药品的使用及管理不尽合理。药房是调配处方,拿药的服务窗口,虽然工作模式较为单一,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被研制投入使用,以及相关药物的用药变化等使得药房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培训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大多数医师对新药信息了解渠道较少以及工作人员缺乏培训,导致许多新药投入使用后却使用率较低、用药混乱无序等现象[6-7]。循证医学原理于19世纪由加拿大流行病学家DavidSackelt教授提出,原理宗旨就是将当前获得的研究数据、个人临床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的愿望和价值三者有力的结合起来,制定有效的科学合理治疗方案,并逐渐在医学药房管理领域中的兴起[8]。该次研究选择常规管理方法和循证医学原理方法,通过分组对比管理效果,研究循证医学原理在西药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循证医学原理在药房管理运用中管理程序主要分为四步:发现问题,搜集相关证据,对证据进行评估和实施证据等四个步骤,运用循证医学中的合作分析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减少管理工作中的盲目和失误,以此来提高服务效率提高管理水平[9]。药房管理工作中的评价准则是最有科学性的规则,循证医学原理制定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管理标准,根据中西药房、病区、门诊急诊不容的药房种类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童科、神经科、皮肤科等不同科室用药特点,由具有经验的权威专家制定适用于各个药房的规程,比如门诊药房药品管理章程、中药药房药品管理制度等[10-11]。该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循证医学原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满意优良率95.0%,而采用常规管理方法仅为84.0%,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王海萍[12]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循证医学原理管理能大大提高患者对药房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用药需求以及相关咨询得到充分满足,药房工作人员对患者的尊重、耐心、负责的态度也得到明显改善;6个月后两组药房管理质量考核评价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药房的日常运营得到明显改善,退药、处方失误以及医疗纠纷事故等问题大大减少,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综上,循证医学原理在药房管理中应用能有效提高药房管理服务的科学性、规范性,对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朝艳,李丽娟.循证医学原理在社区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31(23):3660-3661.
[2]谢肇,喻胜鹏,黄科,等.利用循证医学原理指导骨科临床实践与教学[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7(6):672-673.
[3]邹燕,丛捷,王琨,等.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的循证证据[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12):848-850.
[4]秦家碧,杨土保,黄碧云,等.我国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临床试验文献的循证医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35-38.
[5]林利,袁越.小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循证医学评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3):975-978.
[6]张伶俐,李幼平,曾力楠,等.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评价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2):125-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