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护理学 > 正文

有关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论文3篇(第4页)

11 次下载 4 页 693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2.2急救护理

  若患者收缩压仅12kPa左右,血红蛋白约为90g/L,则必须及时输全血,使血压能够恢复正常状态;若患者处于无尿或者少尿状态,则应

  及时给呋塞米20~40mg静脉滴注,或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若为大出血,必须及时选用云南白药或者凝血酶等止血药注入患者胃内,还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冰盐水注入患者胃内,以达止血作用[2]。

  1.2.3呕血护理

  指导患者将头部往一侧偏斜,尽可能减少剧烈咳嗽,引导患者轻咯血痰,定时漱口。若患者意识模糊,则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减少探访,避免情绪激动,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睡眠;若呕血得不到控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1.2.4药物护理

  根据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6-氨基已酸、善得定、垂体后叶素、止血芳酸等。药物护理中必须遵循药物的相关性质,准确把握各种药物的适用条件,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如垂体后叶素可使血压升高,因此不宜用于高血压患者及孕产妇。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及输血,保证有效循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良好条件。补液量和速度根据失血量而定,应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而引起并发症,如肺水肿。年老体弱及出血量多者较常见,应引起足够重视。注意观察输液肢体,以防输液管脱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肢温变化,为临床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及时、准确的生理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2.5饮食护理

  向患者详细介绍有利于疾病的食物种类。若患者处于急性大出血期,则应叮嘱患者禁食1d以上,止血后方可经口进食,可先选择较温凉的流质,之后再依据实际情况转为软食或者半流质。引导患者多餐少食,不进食或者少进食粗纤维食品,忌食凉拌菜及辛辣食品,引导患者戒烟、戒酒,少饮浓茶或者咖啡等一些刺激性饮料,防止患者胃窦部出现扩张现象。进食过程中,应做到细嚼慢咽,尽可能减少食管损伤,避免再次出现出血症状。

  1.2.6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部分患者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在出现便血或者呕血症状后,会出现焦虑及恐惧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知识有个大概的理解,同时应有针对性地鼓励与安慰患者,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的重要性,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消化道出血(尤其大出血)患者在病情发作时,看到自己大量呕血、便血,常表现出恐惧和紧张,甚至对治疗丧失信心。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清除一切血迹,以免刺激患者,及时观察其病情变化,尽量关心、安慰患者,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出血是暂时的,经过治疗是可以纠正的,使其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二、结果

  80例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后,显效51例,有效23例,无效6例,其中1例患者由于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25%,总有效率为92.50%,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三、讨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科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患者入院后通过护理人员结合各种情况对症护理,能为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可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便血与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而这两个症状往往给患者带来焦虑及恐惧心理,因此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急救护理、呕血护理、药物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总之,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