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护理学论文(第2页)
11 次下载 2 页 3031 字【 字体:大 中 小 】
3.3 鼻饲的护理
3.3.1 鼻饲方法
鼻饲前抬高床头30°,检查胃管是否在位、通畅、有无脱出,病人有无腹胀、胃潴留、胃液颜色是否正常等。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病人痰液多,或为气管切开病人,应先予以翻身叩背促进病人痰液咳出,或机械吸痰后再予以鼻饲。在鼻饲后30 min内尽量避免吸痰,清醒病人避免用力咳嗽,防止诱发病人呕吐及误吸[4]。鼻饲液温度为38 ℃~40 ℃,薄稠均匀。鼻饲前后用20 mL温开水冲洗管道,每次鼻饲液量为200 mL~300 mL,缓慢注入,一般10 min~15 min鼻饲完毕,每日1 600 mL,除鼻饲营养液外,在20:00增加200 mL温牛奶,这样既可增加病人营养,又能促进病人夜间睡眠。因病人不能经口进食,水分摄入减少,在不影响病人治疗及睡眠的情况下,根据病人实际需要,每日增加3次或4次温开水,每次150 mL,以保证病人水分的摄入。鼻饲后,保持床头抬高位30 min。鼻饲使用一次性灌注器,每位病人1个,做好标记,每日更换1次。
3.3.2 鼻饲期间的口鼻腔护理
第一次置管后,测量病人口腔pH值,根据结果选择口腔护理溶液。以后每周进行2次口腔pH值的测定,结合病人口腔分泌物及痰培养结果选择口腔护理溶液。按照江苏省卫生厅行政处编写的《实用临床基本知识操作篇》中口腔护理的要求每日口腔护理2次,仔细检查病人口腔黏膜的变化,特别注意口腔软腭处,痰液易在此聚集,需要及时清理,以保证病人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的发生。在进行口腔护理时,用温开水棉签清洁鼻腔,液状石蜡棉签润滑鼻腔,或用复方薄荷滴鼻液[5],防止鼻黏膜干裂、充血、破损。在口腔护理结束时用液状石蜡棉球滋润口唇,增加病人舒适度。
3.3.3 药物的注入
几乎所有脑卒中病人患有高血压,口服药物治疗在脑卒中病人治疗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遵医嘱按时按量注入药物对于留置胃管病人尤为重要。在鼻饲前,尽可能研磨碎药物。鼻饲前后采用温开水20 mL冲洗胃管,既可防止堵管,也可使药物充分利用吸收。
3.4 并发症的护理
留置胃管期间的并发症包括胃管脱出、堵管、胃潴留、腹泻、消化道出血、反流、口腔疾患等。需严格认真做好留置胃管期间的各项护理操作,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对于烦躁病人,可适当采用上肢约束器具。在鼻饲前,认真检查胃管是否在位、通畅、有无胃潴留、胃液颜色是否正常。鼻饲前后均应严格注入温开水冲洗管道,认真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只要严格操作,可减少病人留置胃管期间因护理不当而造成的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0.
[2]车杰.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690691.
[3]黄慧君.复尔凯胃管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0):2950.
[4]胡荣.管饲病人护理的新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3):18541855.
[5]李建萍,王筱惠.留置胃管病人鼻腔、食管黏膜损伤的防护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