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反思(精选40篇)(第12页)
本文共计436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7
经过美术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我完成了一次美术公开课教学,使我得到了诸多启示,从研课到授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逐渐锻炼成熟的过程,教育需要每个教师都尽快成长,我更应该努力使自己得到提升。下面我就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设计运用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学习兴趣较浓,有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所有这些都对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一个信封藏着什么?”为开课嵌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立体贺卡式的板书《贺卡制作》的课题,学生自制的纸质贺卡入手进行谈话、激趣导入,引出我们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用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制作“六一”儿童节为主题立体贺卡。,激发和培养学生们对长辈、同学的爱和感谢之情。接着,我让学生继续欣赏老师收集到的贺卡,一边欣赏,一边观察:谈谈自己欣赏后的感受?从学生感受中归纳出贺卡的特点:祝福语、图案、材料、形状。让学生明确创作的思路是可以更广泛的,拓展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如:文字和背景的和谐,图片的大小的调节,以及图片位置的摆放,颜色的整体和谐、版面的美观等。教师只在整个教学中突出起组织教学、强调重点的作用。最后,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设计。在展示作品的时候,学生非常踊跃,一个个纷纷要求展示给大家看,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并让学生相互评价,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谈为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很感兴趣,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最后引出美丽的贺卡将送给谁?孩子们迎合了当时六一儿童节的氛围,异口同声的说想送给将来到我们学校做客的市盲聋哑学校的同学们。为了延续这种真挚情感,我引导学生将感恩之情传递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这一堂课经过了许多次研课、试讲授课,这个过程中,美术组的老师们给了我许多帮助和好的建议,但由于我教学经验不足,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贺卡制作导入部分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主题,使学生设计的过程中缺少了方向。
二、这节课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总体来说教学过程显得较为平淡,尤其是讨论贺卡的制作方法时,因为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我考虑到时间问题,没能充分发挥学生作用,制作步骤和方法显得有些死板,应该给学生更多思维发散的空间,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
三、学生制作环节教学方式略显陈旧,没有很好的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合作的能力没能充分体现。
四、作品展示评价时,我只让学生评价了作品中优秀的部分,作品中失误的部分被忽略,这样不利于未完成作品的学生的快速提高。今后我要提高这些缺失的环节,让学生能在欣赏、互评中得到提升,从而掌握学习的本领,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以上是本人在这次展示课后所思考的不足之处,尚有不足,敬请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和指正。
小学美术教学反思18
课堂教学秩序井然,学生作业完成率高。通过这阶段对小学美术新教学理念地学习,反思传统美术教学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比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的新要求,我有许多的感悟和收获:
首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的不一样。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其次,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形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