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卫生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师生礼仪(第2页)
本文共计34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地有意识地渗透礼仪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在师生教学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智慧,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礼服人”。
2.3、教师在课堂礼仪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2.3.1、仪表方面教师个人形象是精神面貌的一种反映。因此,教师应注意保持得体的个人形象,例如,在服饰、发型等外在造型方面应尽量维持大方的形象,符合教师的职业身份。特别是女教师,应注意不着奇装异服,不浓妆,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师的外在形象若过于夸张时尚,容易造成学生的盲目模仿。此外,教师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且个人生活作息规律,以保证充沛的精神状态。教师只有在仪表方面不失教师风范,才能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仪表典范。
2.3.2、仪态方面仪态是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师的仪态之美将会增添其个人魅力。良好的仪态包括正确的站姿、坐姿、走路姿势。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尤其注意个人仪态是否符合现代礼仪标准,切忌露出不雅仪态。除此以外,学生课堂所应秉持的仪态行为规范,教师也应当予以遵守并成为学生的示范。
2.3.3、语言方面教师的课堂语言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若使用不当,则可能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在课堂上,教师必须使用礼貌语言,所说言语应当符合教师的身份。同时,教师应当讲究语言艺术,把握好分寸。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应坚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用温婉有力的语言去感化学生。总之,教师语言应体现出准确性、规范性、生动性、简洁性、情感性这几个基本特征,力求让语言成为一股“暖流”,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2.3.4、教学规范行为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自觉遵守教学规范。比如说,教师不应迟到或者无理由早退,不得擅自停课或者私自调课代课,遵守教学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一名尽职的“引导者”,带领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堂听讲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应严格课堂纪律,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对于那些违反课堂规定的学生,教师也应适时进行正面教育,以维护正常的课堂教学氛围。
3、课堂上学生的礼仪
3.1、学生是课堂礼仪的重要参与者
课堂礼仪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的礼仪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引领和示范的对象就是讲台下面的学生。所以,一个讲礼仪以及具有和谐氛围的课堂应有学生的参与。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以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学生遵守课堂礼仪,又能激发教师的授课激情,高质量完成授课。反之,学生在课堂上不守礼仪,必然影响到课堂氛围,甚至需要教师中断讲授来纠正,影响授课节奏和进度。
3.2、学生教课堂礼仪应注意几个方面
3.2.1、礼仪仪式礼仪仪式是通过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来影响、调动师生的情感,引导、强化师生的价值取向。课堂礼仪仪式气氛庄严,程式规范,意蕴深刻,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心理暗示作用。如上课前的“师生问候”以及下课时的“师生道别致谢”等都是庄重严肃的仪式,切忌走过程,或者干脆省略。
3.2.2、仪表礼仪有部分学生不重视自己的课堂仪表:在炎热的夏天,学生存在穿短裤、背心、拖鞋上课的现象,部分女学生衣着紧身、暴露,饰物夸张、失调,头发五颜六色。男学生不注重个人卫生,蓬头垢面,服装不整。在卫生中职学校中,学生的仪表礼仪应该以未来学生所从事的职业要求作为规范标准。这些规范标准不仅应体现在课外或校园外,课堂教学更应严格要求,“上课如上岗”。任课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以及礼仪的引导者,应该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仪表,切忌不闻不问,事不关己,只管上课。
3.2.3、言行礼仪学生课堂上迟到、早退、吃零食,课堂上随意插话甚至说脏话说荤话,上课期间用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坐姿不雅,睡大觉以及交头接耳等现象都是不符合课堂言行礼仪的现应在课堂教学中杜绝。这需要学校加强礼仪教同样也需要任课教师的行为示范和及时提醒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