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第3页)

29 次下载 4 页 5285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激情讲解

  现行数学课本虽然简洁精练、严谨科学,但与其他学科教材语言相比显得比较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如果教师照本宣科,用词干瘪而不丰富,声调平直而无节奏,学生听起来更感到机械呆板、枯燥乏味,影响数学知识接受。所以数学教师上课应充满激情,语言亲切和蔼,语调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节奏要有徐疾起伏,这样才会给人听觉上的享受,使学生在情感与语言的感染之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活”意味着师生双方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个性的彰显和主体的弘扬,意味着师生双方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同时,增进了解,加深师生感情,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由于评价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评价方式要多种多样,不要只采用考试的方式。

  三、鼓励质疑

  教师若想有效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不同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症结,如果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安排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四、变式训练

  可将现成的题目改组、放大、缩小、添加、重叠、颠倒,即所谓“一题多变”。从题变中寻找不变解题思路,尽量做到“解一题,带一串”。当然变式教学中应该注意变式题设计与训练,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阶梯度清晰的各类变式题组,起到理想教学效益。课堂参与度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并保持较强学习迫切性的程度。学生的心理活动包含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很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问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的不带思考性的简单问题,或者一些带有暗示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仅不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影响探究学习效果。只有问在有疑之处、问在关键之处,掌握好问题难易适度并具有启发性,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才会使数学课堂成为有效教学。因此,构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习,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演示下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大大增强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加大课堂容量,为学生学习节省大量时间,本应在课下完成的作业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利用它会使教师的教学更轻松,富有感染力。

  六、自我调控

  有效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见解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效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么想?是否还有其他解题途径,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今天所学知识和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之间有联系吗?有效的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数学有效学习的有力保证,也是课堂数学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一线教师借课程改革东风,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策略,努力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