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学 > 正文

浅析人工生育子女及其法律问题(第4页)

本文共计717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人工生育子女中突出的法律问题的司法实践及法制建设

  人工生育技术的产生会对立法、司法和法律的研究各个方面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法律也需要为人工生育技术发展指引方向,协调并规制其中的法律关系。人工生育这种新兴的生殖技术出现,面临很重要问题,在这项技术日益达到广泛使用后,越来越多的问题必须马上得到解决,这项技术不仅仅影响到夫妻双方,还涉及到第三人的参与,不仅仅对传统的生殖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且子女的法律地位直接涉及抚养、赡养、监护、继承等问题,所以如何确定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是迫在眉睫了。

  (一)我国法律进程及司法实践现状

  我国法律在规定人工生育子女的方面,走过了如下过程:1991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夫妻婚后人受精所生育的子女的法律地位的如何确定的复函》、2001年2与人20日发布在《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管理办法》、2003年6月27日修订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2003年7月10日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我国现行的《婚姻家庭法》并没有对这问题做出详细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法律关于代替怀孕的态度目前的趋势来看,人工生育必须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下来。

  (二)法制建设

  可以得知的是,不同的生育方式产生不同的问题,目前我国法律上来说,很多地方还存在法律上的盲点,例如,人工生育技术冲击了传统的婚姻家庭法的规定,其带来很多问题有待于法律为其提供解决依据。传统的婚姻家庭法只涉及自然的父母子女关系,人工生育技术的出现,不仅需要法律来规定哪些人工生育方式是合法的,还需要法律对人工生育中的父母子女关系确立提供明确的依据,这也是我国在法制建设道路上需要完善的地方,来给这新鲜问题一个明确的定义。

  我认为,对于上述人工生育子女所涉及到法律问题比比皆是,本文中就提到了对于这种崭新的生育方式由此引发很多关于人工生育的问题,例如,死刑犯的生育问题、代替怀孕等问题,生育权归属问题,目前在我国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也没有完整法律作为司法的依据。另外,人工生育协助者与人工生育的子女关系问题,人工生育子女想知道自己关于自己的身份信息的知情权与人工生育协助者的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大量的冲突与协调,它们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因为隐私权则侧重于将个人信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私密性,不为相关人所知的权利,而知情权则要求把这一信息为请求权利人所知,如何协调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司法方面,需适应现代人工生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即时解决人工生育在实际司法实践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死刑犯的生育权问题,代替怀孕问题,都需要人工生育法律的发展为司法实践提供法律依据。技的发展推动了各种人工生育的产生,需要法律明确其是否具有合法性。引申出来人工生育中各方参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明确人工生育子女的权利义务,明确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也同样需要法律来规则,所以,我过的立法,司法还需要很长的路走。

  参考文献

  [1]马忆南。婚姻家庭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1

  [2]李东洋。人工生育子女法律问题探析及研究[M].西南政法大学。2007:2-3

  [3]乌兰。人工生育子女法律地位探析[M].内蒙古大学法学院。2007:2-2

  [4]李东洋。人工生育子女法律问题探析及研究[M].西南政法大学。2004:2-8

  [5]王文。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M].2006:1-12

  [6] 王洪。婚姻家庭法法制[M].出版社出版。2003:1-1

  [7]邱曲。澳门民法典[J].内蒙古大学法学院。2003:1-12

  [8]刘永。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J].2003:1-5

  [9]刘永。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M].2003:1-12

  [10]张悦。人工受精和胚胎法[J].1989:1-12

  致 谢

  为时六个月的论文写作,即将告一段落,我的论文是在刘启政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论文一次次的修改,刘老师都耐心的跟我讲解,并且在这过程中,经常督促我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进度,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刘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此刻,似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的感激之情,惟愿师生情谊一生延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