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第4页)

本文共计89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赵丹娜(2017)一文《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词汇教学相关问题探讨—以<汉语教程>(2015)为例》首先对中国文化及文化词汇进行了界定,其次是对《汉语教程》中的文化词汇进行分析,最后从教学中发现了若干问题,提出了中国文化词汇的教学对策和建议。杨雪菲(2013)一文《国外中小学对外汉语文化词汇教学—以<轻松学中文为例>》首先对文化词汇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然后从教学构成、教学目标、教学词汇说明了教材《轻松学中文》的概况,最后提出中小学文化词汇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策略。这两篇硕士论文都以具体的教材为例进行分析论述,研究思路比较接近,但都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二、饮食类文化词汇、饮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魏碧玉(2015)一文《对外汉语教材中饮食文化内容探析》先简要介绍了饮食文化的教学现状和饮食文化的概况,强调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地位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梳理了教材中的饮食文化内容,从教学大纲出发,对语言类和文化类教材中的饮食文化都进行了说明。同时对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建议,提出饮食文化教学的策略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进行教学设计。何珍(2015)一文《对外汉语教学中饮食文化教学探讨以—舌尖上的中国Ⅱ为例》首先阐释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特点、饮食观念以及传统的节日食俗。对饮食文化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说明,列举出饮食文化教学中可采取的教学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以《舌尖上的中国Ⅱ》为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利用此影像资源开展教学,并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方案。综合对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发现:饮食类的词汇教学多是依据某本教材展开,对教材中的词汇进行分析,都对饮食文化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策略,但这也说明他们的研究角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郑淼(2010)《文化视角下的汉语饮食文化探析》中,以HSK大纲为选词标准,选取作为研究的词语后,简述中国的饮食词汇如何体现中国的饮食文化特征,从文化视角叙述了饮食类词汇的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实现教学的不断创新。周馨妍(2017)《新HSK中饮食类词汇的文化内涵和教学研究》中,首先进行了选题缘由,研究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综述,对新 HSK词汇大纲的词语按照等级进行统计,并阐明选词标准。将所选的饮食类词汇进行分类后,对新HSK词汇大纲中的饮食类词语进行隐喻分析,列举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后提出新HSK中饮食类词语的教学建议。这两位学者对饮食文化词汇的分类结果趋同,对此类词汇中包含的文化内涵的部分论述不够充分。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调查了解甚少,教学策略和方法针对性不强。

  通过以上整理不难看出,学者都很重视词汇文化教学,并且有意识地在为文化词汇教学提供应景式的策略。但在饮食文化词汇方面,由于缺少科学性的学术成果,撰写饮食文化词汇教学方面的论文多为在读硕士研究生,他们仅凭某本教材以及设计相关的课程来展开分析还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再加上研究思路大同小异,创新点不够突出。

  三、总结

  综上,有关饮食类文化词汇教学是一个有创意的教学角度,不仅能帮助留学生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而且有利于弘扬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国的认识,打破一些刻板印象,为汉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第4页) 篇3

  摘 要:一对一课堂上,教师通过设问为学生提供输出词汇的机会。对外汉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问题的典型性、实用性、层次性和交流感等原则,以达到让学生充分掌握词语的目的。

  关键词:词汇教学;典型性;实用性;层次性

  一对一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的设问,引导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由被动输出词汇到主动使用词汇,从而达到在有限时间内掌握词汇的目的。问题呈现词汇的用法,为学生使用词汇提供“载体”。因此,教师设计和选择问题时,必须遵循问题的典型性、实用性、层次性和交流感等原则。本文结合中级词汇教学中部分词汇的问题设计,对这几项原则进行深入分析。

  一、问题有典型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级阶段,大部分词语都具有典型的用法,包括固定的结构、搭配及语义色彩。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词汇的典型特点。例如,“手下留情”一词,其结构框架为“对…手下留情”,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体现出这种典型结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