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浅析成语的哲学意蕴(第4页)

48 次下载 8 页 446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这个成语一“远”一“近”有着鲜明的空间特征;一“缓”一“急”又有着鲜明的时间特征。用空间特征借喻时间特征,表示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联系发展观

  

  1.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反映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成语如:“础润而雨”。意思是柱下石湿润,预示天将下雨。人们根据生活经验,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中推论出各种事物之间有普遍联系。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说明了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唇”与“齿”相互依存,生死与共。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

 

  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如:“洛阳纸贵”。“洛阳”与“纸贵”本来是不相干的两个事物。但由于左思的《三都赋》风行洛阳,从而使纸价上涨。把“洛阳”与“纸贵”联系了起来。这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问题、看待事情。而有些成语反映的是一种孤立的观点。这样的成语有:管中窥豹;盲人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上升性和前进性的特点。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句强调青“胜于”蓝,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后来居上,新事物高于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上升前进的。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明旧事物内部虽已衰亡,但表面上依然很强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阅读全文